2014年01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节“防盗 防骗 防火”面面观
  编者按:

  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很多人都要回家过年,或者利用春节外出旅行,这时也是各种偷盗诈骗案件发生的高峰期。没有人的家中,回家途中的火车、汽车上,包括车站及商场、超市等人流密集场所,都易发生各类偷盗诈骗案件。而春节期间,也往往是电信诈骗的高峰期,一些不法之徒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开始兴风作浪。那么,如何识别骗子的骗人伎俩?节日期间用电如何防火?本期,记者联系公安民警,通过近期发生的案例为市民支招,并针对如何防火,为市民提供节日防范攻略,希望市民过一个快乐、祥和、平安的春节。

  春节临近诈骗多  小心防范莫失财

  春节临近,人们在忙碌的时候,正是一些违法犯罪分子集中作案的高峰期。随着诈骗方式的层出不穷,市民遇窃、被骗等现象时有发生。警方在重拳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的同时,也通过近期发生的案例为市民支招,希望大家提高警惕,做好防范。

  入室盗窃案例:

  1月20日,东明县某村村民陈某到辖区派出所报案称:其放在自家堂屋柜子里的1.6万元现金被盗。被盗现金是2013年12月20日锁在柜子里的,钥匙就放在堂屋窗户上一个瓶子里。2014年1月16日晚上6点左右,陈某发现锁柜子的钥匙在桌子上放着,未见柜子有被撬痕迹,后来打开柜子发现现金被盗。

  1月13日,东明县城区居民李某到辖区派出所报案称,中午下班回到家后,发现家中被盗黄色欧米茄手表一块,价值2.93万元;钻戒一枚,价值3万元;黄金戒指一个,价值2000元;玉镯一个,价值1万元,损失价值共计7.13万元。

  警方分析:

  ◆随着春节临近,各类盗窃案件又到了高发期,提醒广大群众首先要从思想意识上提高警惕,针对以上案例,失主存在以下失误:一是将巨额现金存放在家中;二是将能打开存放现金柜子的钥匙放在同一地方。

  警方支招:

  ●发现家中被盗时,请不要自己慌忙清点失窃物品,要树立保护现场的意识,及时报案,在等待警方到来的时间里冷静回想家中存有的贵重物品或现金,等待警方专业人员勘查现场后便于及时并准确提供失窃物品的数量及位置。

  ●请将巨额现金存在银行,家里备有日常用钱即可。

  ●请将可打开或找到贵重物品的钥匙随身携带。

  ●请将身份证和存折分开保管,并且银行密码要与身份证或电话号码有所区别,不要完全一致。     

  网络诈骗案例:

  1月17日,一企业员工张某向东明县公安局报案称自己遭遇网络诈骗。原来,17日下午1时左右,张某在与原同事陈某QQ聊天时,对方以借用张某的名义给自己亲戚转账为由,让张某向户名为赵某的某银行账号汇款3000元,并承诺汇款后及时还款,张某并没有对账户姓名与赵某不符这一细节多加注意,直到汇款结束后,张某给陈某打电话时,才得知他的QQ号码被盗,而自己则被盗号者骗取人民币3000元。

  警方分析:

  ◆春节临近,是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时期。由于网络本身具有虚拟性,人人都可以在网上以一个虚拟的身份存在,这就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本案中,由于不法分子冒充受骗者张某好友的身份,首先就使得张某放松了警惕,以至于收到对方提出的汇款要求后,因为好友关系而没有及时认真地核对对方身份及要求,最终上当受骗。

  警方支招:

  ●钱财是目的。在网络聊天时,一旦对方以各种名目提出钱财要求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应当及时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确认联系到本人。如果距离不远,可要求好友亲自到自己熟悉范围内取钱。

  假冒熟人诈骗案例:

  近日,家住东明县小井乡的村民逯百万老人在赶集时,遇到一陌生男子主动与其搭讪。该男子称与老人的儿子是朋友,并通过聊天骗取了老人儿子在工厂打工的信息。后伙同他人,以其儿子受伤急需用钱救治为由,骗取老人6000余元现金。

  警方分析:

  ◆在回家的旅途中,不法分子假扮“老乡”和事主搭讪,套取事主的住址和电话等信息。此类诈骗犯罪分子大多和事主攀认“老乡”套取家庭电话后,打电话给事主的家人,然后利用其焦急、担心的心理,以出事为由借机骗钱。若当事人质疑声音不对,他们就谎称感冒,嗓子沙哑骗取信任。

  警方支招:

  ●临近春节,不法分子诈骗手段繁多,需提高警惕。市民接到此类电话时,不要恐慌,要想方设法和自己的家人取得联系弄清楚情况,不要轻易给骗子汇钱。遇到陌生人主动搭讪,不要轻信对方的话,若担心子女出事,应及时与孩子取得联系进行核实。

  招工诈骗案:

  “公司招聘船员,要求男性,60岁以下,学历不限,国内年薪8-10万元,国际15-20万元。联系人:陈某。”2013年年底,这样一则高薪招聘船员的广告张贴在了东明、兰考、长垣、商丘、安徽等地的多个村庄,前后共有100余位农民工找到该广告上的联系人陈某,并分别交纳了500-800元不等的“保证金”。当大家按照约定的日期和地点集合时,陈某却不见了踪影,电话也关机。

  警方分析:

  ◆春节期间,回乡的务工人员在和家人团聚之余,也开始寻找新一年的工作。而这个时候,一些不法分子跟着“上岗”了,骗子抓住应聘者找工作心情急迫而又对该领域工作不熟悉的弱点,在许诺高薪工作后,以收取岗位押金、服装押金等名义骗取钱财。有的等到你准备要正式上岗了,他们会编造各种理由,比如工作能力不行、身体状况不行等拒绝上岗或者中途辞退,而之前所交的费用不会退还。

  警方支招:

  ●要防止被这些人骗,关键还是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广大招工者一定要到正式、合法的劳务市场找工作,千万不要相信那些随意相约在车站、小旅馆、黑中介等地见面的游击招工者。通过互联网方式应聘的,一定要首先确认该单位的真伪,不要被那些诱人的待遇和薪水所迷惑,更不要贸然向招工者所提供的账号汇钱。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拨打110电话报警,及时向警方提供诈骗分子的体貌特征,帮助警方尽早破案。

  记者 王 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04版:新闻·生态
   第05版:政法·广告
   第06版:影像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专版
春节“防盗 防骗 防火”面面观
返乡民工丢物品 热心民警帮找回
想过体面年抢劫被刑拘
春节期间咋防火
春节外出“捂好您的钱袋子”
曹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企业年检行政处罚听证告知公告
中标公示
拍卖公告
售卡
注销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