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高效农业,促进农业结构大调整
依托县域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把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绿色农业作为支持的重点,帮助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加大特色农业扶持力度。陆续对东明集镇、马头镇、小井乡、三春集镇等西瓜主产区,发放贷款4867万元,并进一步加大了对大棚西瓜、富硒西瓜等特色品种支持力度,帮扶1万多农户种植西瓜15万余亩,年产值过亿元,占当地农业总产值的35%以上,每户瓜农年均增收近1000元;对陆圈镇万亩大棚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区,全县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大棚贷款1672万元,扶持新建大棚240个,面积达120亩,当地菜农人均年增收2000元,快速地促进了农村蔬菜产业经济发展。
扶持特色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大发展
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畜牧发展规划,把支持畜牧业发展作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头戏”,进一步加大了对畜牧养殖业的信贷扶持力度,突出发展牛、羊、猪三大畜种,全县范围内先后发放小额贷款2800余万元,扶持农民走散养与规模养殖相结合的路子,膨胀养殖总量,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依托黄河滩区养牛、养羊的传统,以小额农贷为载体,增加信贷扶持力度,先后投放畜牧贷款80余万元,发展专业养殖户160余户,使养殖业真正成为广大农民发家致富的 “主业”,如今再次走进黄河滩区,已是“万里荒滩披绿装,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喜人景象。
深入推进“百千万”富民工程建设
强化农村信贷服务,积极营销发展“三农”产业链中的种养大户、销售大户和个体工商户。将“百千万”富民工程同业务发展、风险防范紧密结合,着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拉长农业产业化链条。依托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平台,推动“百千万”富民工程再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全县评定的35个信用示范村、1600名信用示范户录入自身研发的 “百千万”富民工程网络信息平台,确定了580名致富带头人和5637个专业示范户,已授信金额7537万元,实际用信5788万元,累计发放贷款1067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1400万元。
扶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环境的大改善
在支持农民致富的基础上,立足农村实际,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不断拓宽小额贷款放贷渠道,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扶持力度,努力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全县累计发放农民住房贷款293笔,余额为1285万元,解决了农民建房资金不足的难题,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为有效解决长兴乡滩区的水灾隐患,积极响应政府新农村建设号召,长兴信用社累计发放农民住房贷款270余万元,资助70余万元建设信用小学,极大地满足了当地农民住房及子女上学问题。大屯信用社累计发放农民住房贷款1023万元,确保了工程工期,目前新村建设主体工程已完工。几年来,先后发放建房贷款4200余万元,新建住房15万余平方米、1200余户,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0余平方米;改变了村庄脏、乱、差的落后面貌,创造了整洁、舒适、文明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