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程度再加强。全区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把党务公开工作提上重要日程,科学安排,强化责任,紧凑调度,工作任务要具体到人,并在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强力保障。注重处理好稳妥与积极的关系,逐步深入、稳步推进。在“稳妥”的前提下,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抓好落实,积极主动去做:一方面自加压力,尽量提速,多创特色,多出经验;另一方面精心筹划,合理安排,稳步推进,确保实效。
软件建设再加强。一是制度建设再加强。各办事处、各部门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建立健全10项配套制度:例行公开制度、依法申请公开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监督员制度、考核评价制度、舆论宣传和监督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形成行之有效的党务公开运行体系。二是落实责任制。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对公开工作负总责;各部门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事项的公开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公开内容的全面性、真实性认真审查,及时向领导小组提出公开方案,报告公开情况,同时负责对公开的形式、内容及具体实施情况进行督查。三是把党务公开,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结合起来。
硬件建设再加强。一是创新公开载体形式。针对不同社会层次党员群众获取党务信息渠道、形式不同的实际,把党务公开栏作为党务公开的主要渠道,在机关办公场所设置大型显示屏,用于即时公开和定期公开,同时,在集贸市场和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党务、政务公开栏,用于固定内容的长期公开。设立触摸屏,开通局域网、党务公开专网,实行网上公开,最大限度的方便群众查询党务信息。二是完善公开档案资料。把党务公开的所有资料,包括组织机构设置、方案、目录、公开事项、群众反馈意见建议及办理情况等资料,实行专门的档案管理,做到专人、专橱。
把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结合起来抓。他们把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在内容上合理分工,平台上共建共用,工作上统筹部署。通过党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和深化政务公开,巩固和提高政务公开的成效,最终实现二者的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在公开平台建设上,整合资源发挥平台的综合效应,既节约资源,又方便群众,尽量少花钱、多办事。在实际工作中,按照统筹兼顾、改革创新的原则,建立健全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的配套衔接机制,坚持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一起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