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天清晨,单县湖西公园湖西革命烈士塔前,近百名中老年异口同唱《我和我的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色歌曲。“时唱时新,‘红歌’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里、情感里、追求里。”68岁的歌手刘新蕊说。
人生美好的记忆
流行歌曲多是 “各领风骚三两年”,而半个多世纪以来,独有“红歌”历久弥新,魅力不减。主因何在?
杨静茹(音乐教师,“红歌”爱好者):“红歌”之“红”,是特定的,为颂扬、教育、鼓舞、励志文化和一定政治倾向的主旋律。
大家 爱 唱“红歌”,一 个 重要 原 因是 对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解放、建设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所取得的丰功伟绩的美好记忆。有的“红歌”历经了一代人最美好的人生,是最直接的抒怀。“红歌”记载了我们国家政治、文化、思想发展的历程,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
唱“红歌”可弘扬时代主旋律,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而鲜明,能发挥导向作用和凝聚功能,是先进性文化的载体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当今,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愈加显著,文化产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作为红色文化的一个亮点,有力拉动了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魅力永恒的艺术
“红歌”富有诗词的意境和精神的力量。经典是“红歌”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吗?
万新山(退休干部,“红歌”传唱者):“红歌”是优雅与质朴的艺术形式,承载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其颂扬和赞美的艺术魅力无穷无尽。
解放前后,《延安颂》、《东方红》、《保卫黄河》等是歌颂领袖、歌颂党、歌颂革命先驱的歌曲,而《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走向复兴》等颇具时代旋律,《为了谁》、《好日子》等流行元素更加鲜明。我认为,《真心英雄》、《铿锵玫瑰》等也应该是“红歌”。
“红歌”更应与时俱进。当今,文化呈现多元化,大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广泛,许多背景、形式迥异的文化形态都渗入了大众生活。只要把握好审美、教育和娱乐一体化功能,就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红歌”。
核心价值的认同
人们爱唱“红歌”,是否也是一种核心价值的认同和崇高理想的表达呢?
何宝金 (在职干部,红色文化研究者):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显著增强,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百名群众在湖西公园高唱“红歌”是精神境界、文明崇尚的一种表现,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和群众情感的寄托,“红歌”已成为一种信念,用潜移默化的力量影响和改变自己及周围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追求。
目前,许多人爱唱“红歌”,内在原因不尽相同,充满了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愫和永恒的价值观,这是纯流行歌曲所不能比拟的。以“红歌”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领域的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文/图通讯员刘厚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