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6月02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成绩单,更多的是一份责任
  在对待“成绩单寄不寄回家”的问题上,青岛一些高校的部分学生和家长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九成大学生表示反对,而八成父母表示力挺。这个答案,在很多人预料之中。

  学子们为何反感“成绩单寄回家”,仔细揣摩,原因不过有三。其一,侵犯自己的“隐私权”。部分学生认为,成绩单亦属于个人隐私的范畴,大学生已是成年人,要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其二,成绩单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一些学生认为,在大学学府里,锻炼的是人的综合素质,成绩不好并不代表其以后发展能力差。人们不能像对待初高中学生那样,过分看重成绩单。其三,怕家长唠叨。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怕成绩单寄回家后,遭遇父母的唠叨。

  过分强调成绩单,的确有“一叶遮目,不见泰山”的偏颇,但成绩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客观依据,却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可参考性。学子们的反对理由看似“充分”,但其背后隐藏的是怕承担责任的逃避想法。因为一旦家长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假期回到家后,难免又要进行“长篇大论”的思想工作。大学生处在青春叛逆期,家长的“苦口婆心”如同“紧箍咒”一般令他们极不舒服。而如果不把成绩单寄回家,不管考得怎样,都可以“轻松面对”家长。一边是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家长,一边是自己心灵上的“逍遥自在”,权衡后,还是不把“成绩单寄回家”为好。

  家长支持“寄成绩单回家”,其实表达了一种关心和爱护与牵挂。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父母作为孩子背后的坚实后盾,默默为之奉献一切,扶上马还想带一程。“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对子女的期望由此可见。学子们一方面莫把成绩单太当回事,以免思想压力过大,同时也别不要把成绩单当作无所谓。

  成绩单,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其背后凝聚着父母的期望和牵挂。学子们应该正视成绩单,把成绩单当成勉励自己进步的工具。 张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社会生活
   第A05版:都市生活
   第A06版:健康生活
   第A07版:话题房产
   第A08版:旅游时尚
成绩单寄回家,何惧之有?
父母要考虑孩子的综合素质
家长了解学生成绩有理有据
国务院同意推进房产税改革
政策问答
预售公示
选择住宅五大忌讳
大学生成绩单寄回家,你怎么看?
成绩单,更多的是一份责任
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单
曹县、巨野县、郓城县和鄄城县房管局荣获“省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单位”称号
我市房屋拆迁规范装饰装修出台新政策
今年我市房屋拆迁计划98个建设项目
润华菏泽汽车园开园盛典暨三希堂高端品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