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焦里嫩、紫中透着血红的烤羊肉端上来,香味直冲鼻孔。小王没顾得戴饭店提供的塑料手套,直接“下了五把”,全没有了往日淑女的端庄。
“风卷残云”之后,小王盯着空空如也的盘子,意犹未尽,讪讪地问:“你们曹县那儿一定有很多草原吧?”
“是啊,全是大草原。蓝天,白云,青草,牛羊成群……我们骑着马放牧。”记者调侃道。
“那你们一定经常吃烤全羊?”小王非常感兴趣地问。
“是啊,我们天天烤全羊,吃不完就放到帐篷外,任由路人取食。”记者继续调侃。
“那太好了,有时间,我一定到你老家去吃最正宗的曹县烤全羊!”小王当了真。
她的认真与记者的调侃,让全桌人笑得前仰后合。
事实上,名吃“曹县烤全羊”的崛起,正给越来越多像小王这样不了解曹县的食客们造成一种 “合理的错觉”——曹县就在草原上。
“曹县烤全羊”的流行,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晚上请你吃烤全羊——曹县烤全羊。”这样呼朋引类的邀请,在菏泽城里,每天都在几百遍地重演着。在太原路上的夜市,短短不到100米的地段取汇集了几十家大排摊,而烤全羊就有五六家。散布在这座城市其他角落的“曹县烤全羊”更是难以胜计。
曹县磐石宾馆在济南开设了分号,把生意作到了省城,而“曹县烤全羊”正是它的“招牌菜”和竞争利器。在济南夜市大排档中,“曹县烤全羊”也属一道亮丽的风景。
商丘、徐州、濮阳、聊城……短短三五年间,曹县烤全羊从曹县出发,流向全市,进而占领了周边很多城市的市场。
在百度里,有人专门开设了“烤全羊吧”,大伙在此交流经营经验,切磋烤羊技巧。记者登录发现,这里的贴子有很多是关于曹县烤全羊的,经常有人发出招聘曹县烤羊师傅的广告。
烤羊正成为曹县人,特别是回族兄弟一个“新兴职业”。虽然没哪个部门能统计出有多少曹县人走向全国各地烤羊,但业内人士估计,这个数字不会低于1000。
“开店的老板,不一定知道曹县在啥地方;但烤羊的师傅,绝大多数都是曹县人。”
随着“曹县烤全羊”的流行,烤羊的下续行当也在曹县兴起,一些人从中发现商机,专门生产烤炉、铁签、调料,俨然有一种“产业化”的趋势。
伪“名吃”的扩张路线图
以前,曹县人介绍曹县时,总要掏出自己的“名片”——知道王光烧牛肉吗?就是曹县那里产生的。如今,他们似乎又有一张新“名片”——吃过曹县烤全羊吗?我就是曹县人。
但老家在曹县的刘宗连是个例外。
刘宗连在中原油田上班,算个不大不小的干部。他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就很少回老家。前不久,他在濮阳一家饭店请客人吃饭,饭店老板热心地向他推荐曹县烤全羊。刘宗连被老板的介绍弄得一头雾水:烤全羊是我们老家的名吃吗?我怎么就不知道呢?
其实,不要说少小离家的刘宗连,就连很多在曹县县城里住了几十年的“老曹”,对曹县烤全羊都不甚了解。因为对“老曹”们来说,曹县烤全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曹县名吃”——它即不是曹县的传统,而且连历史都短得可怜。
曹县是畜牧业大县,盛产青山羊,同时,由县境内回族人口众多,有喜食牛羊肉的传统。在长期的传承中,曹县形成很多烹制牛羊肉的独能技艺和经验。但是,这些技艺和经验中并不包括烤全羊。如果说,以前曹县没有烤全羊,可能有点绝对,但那时的烤全羊绝不同于现在流行的“曹县烤全羊”。
大概在上个世纪末,有人将蒙古烤全羊引入曹县。这是曹县烤全羊发展的真正源头。此后的几年里,烤全羊在曹县也一直籍籍无名。
2002年,在一次采访后,某家企业老板盛情邀请记者:“晚上请你吃烤全羊吧!”那时候,已在曹县城里住了三四年的记者,对烤全羊完全没有任何概念。
夜里,一行人驱车转了几道胡同,才找到那家专门经营烤全羊的饭店。饭店深藏在一座简朴的民居中,门口的招牌分明是“蒙古烤全羊”。不管是口味还是经营方式,此时的烤全羊都还打着内蒙古大草源的印记——整只出售,不零卖;顾客进食时,要自己烤,一人发一把刀。
此后,烤全羊开始在曹县小范围流行,一些人走进饭店尝新鲜。但烤全羊就是烤全羊,没有人在它前面加上“曹县”两个字,大家压根儿没把它当成曹县的名吃。因为对“老曹”们而言,烧牛肉才是正宗的曹县名吃,才是曹县的名片。
“曹县烤全羊”走出了曹县,到了菏泽城,才真正姓了曹。
2005年前后,一些精明的曹县人开始到菏泽城里开店,打出“曹县烤全羊”的牌子,受到菏泽市民的追捧,火得一塌糊涂。
“在曹县烤全羊的扩张路线图中,菏泽城是重要的一站,也是最攸关的一个环节。”曹县县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郭登奎分析说,在一个市的范围内,各县城与市驻地交流是最多的。曹县烤全羊独特的风味,首先引起那些来曹县办事的菏泽城人的注意。同时,曹县在外工作的人多,对烤全羊的扩张起到了口耳相传的推动作用。
曹县烤全羊的“品牌化”显然是在菏泽城里完成的。此后,它以菏泽城为基础,向周边辐射。
“再品牌化”之路怎样走
走红菏泽城是曹县烤全羊第一次“品牌化”。这个过程中,曹县烤羊师傅们以集体智慧对本属西北风味的烤全羊进行了改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树立了地域品牌。那么眼下曹县烤全羊显然正经历着“再品牌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进一步扩大规模,并形成强势品牌。
曹县烤全羊真能成“大气候”吗?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不过,只要你留心一下在各地随处可见的卖炸鸡柳的小摊就会明白,很多事情就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据了解,全国各地卖炸鸡柳的小摊,事实上都是内蒙古几家企业的加盟商。炸鸡柳的背后,有一整套完整的生产和物流配送体系在支撑。细数近些年在全国走红的 “怪难吃”、“光棍鸡”、“馋嘴鸭”等等,都是从“小玩意儿”做起,形成规模。
现在,曹县烤全羊的扩张,仍然主要是在靠“曹县人拎刀闯四方”来进行。但人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曹县烤全羊的扩张未必不会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因为1000多人的烤羊师傅走向各地,正是它发展的基础。 记者 武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