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23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彩烟盒折射美丽人生
  炯炯有神的孙中山头像,壮丽如画的山川,雍容华贵的牡丹,如花似玉的仙女……这可不是一幅幅简单的图画,而是郓城县供电公司刘爽收藏的一个个烟盒图案。青春美丽的刘爽痴迷着五彩缤纷的烟盒,收藏之路一走就是7年。

  22岁的刘爽一向不喜欢香烟的味道,却有着7年的烟盒收藏史。上初一时,喜欢收集火柴盒的刘爽,无意中发现烟盒上的图案漂亮美丽,于是开始迷上收藏烟盒,渐渐地“收藏烟盒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活享受”。

  烟盒,圈内人士称作“烟标”。烟标,是世界四大收藏之一,与火花 (火柴盒)、邮票、酒标齐名。对于收藏者来说,烟标的设计、印刷、制作水平和风格,价值远远高过香烟本身。有一位“标友”来看刘爽的烟盒,曾表示要出钱购买,被她拒绝。“收藏烟盒,不能用金钱来估量。”刘爽说,这些烟盒包含着她7年的心血,烟盒收集,已从最初的喜欢,逐渐成了精神寄托。凡遇到陌生烟盒,总免不了听她说上这么一句:烟,请您拿走,烟盒是否请您留下。“如果每天能收集两三个新烟标,这一天我都会很开心和舒坦。”在刘爽的感染下,朋友、同事、家人都加入到烟标收集中来。即使到外地时,只要见到被人丢弃的陌生烟盒,刘爽也会当着众人的面捡起来。

  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款式和品牌新颖的烟盒,有的用地名命名,有的以人命名,有孙中山牌、南京牌、天津牌、青岛牌……软盒、硬盒、铁盒、塑料盒……各种各样的烟盒在刘爽家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眼界大开。

  收集烟盒,刘爽费了不少心思。走在街上,也会盯着路面,生怕错过了被丢弃的烟盒;见到自己新鲜烟盒,索性把烟买下来,把烟分给亲朋好友,空盒留给自己。出门旅游,不是先看名胜古迹,而是先拜访烟铺。

  收藏烟盒,让刘爽也收集到了快乐和友谊。2008年10月的一天,一同学得到一个“人民大会堂”的烟盒,放到了桌子上,但家人收拾桌子时,错把烟盒扔到了垃圾桶里,刘爽得知后和同学跑到楼下垃圾堆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寻回了那个烟盒。对刘爽来说,每个烟盒都有一个故事,每个烟盒都包含着朋友间的关心和友爱。

  “我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收藏者,顶多就是个爱好者。”刘爽说,因为工作忙,她至今还未来得及将手头的烟盒整理归类,家中的4个纸箱已装满,粗算一下,她手头的烟标约有80多个系列1000 余种。

  翻开刘爽的一箱箱烟盒,历史较久的“哈德门”、“中华”、“熊猫”、“恒大”等国内著名品牌香烟盒令人赏心悦目。“烟盒不仅标志着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烟草工业的发展,也代表一种文化。”刘爽一边品析烟盒一边说:“烟盒是烟草制品的包装标志,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我国民族文化中一支风格独具的奇葩,和邮票一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烟盒以其丰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品位,给人们以极大的精神享受。”

  刘爽在烟盒收藏上已小有成就,她始终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不是收藏那么多张珍贵的烟盒,而是收藏了知识和情感。烟盒收藏已不仅是其自娱自乐的爱好,它还深深植根在刘爽的生活和生命中,她像对待生命一样,用心呵护烟盒。

通讯员刘考勇 刘尊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
   第A04版:专题
   第A05版:都市生活
   第A06版:婚姻家庭
   第A07版:话题
   第A08版:文化娱乐
爱是不变的星辰
五彩烟盒折射美丽人生
一个“伪曹县名吃”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