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讲绿色
收工回家,孙寺镇卧龙岗村农民马素华就忙着在自家庭院里采摘茄子、辣椒等准备做饭。“炒菜时少放点油、盐,稍微露点辣味就行。味精千万别多吃……”丈夫张成凯一边帮忙一边给妻子提“要求”。“你都说了八百遍了,耳朵都磨出茧子来了!”马素华立时笑弯了腰。
现在,成武农民在生活上愈加讲究了。饭菜注重多样化,自然清淡替代了香、辣、咸;粗粮、细粮巧搭配;小菜园、挖野菜,有的还购买菜谱学起了厨师,他们越来越看重“革命的本钱”。
生产讲环保
仅仅半个小时的工夫,满眼矗立的玉米秸秆就随着隆隆的拖拉机声消失殆尽。站立在地头的天宫庙镇北陈庄村农民陈广起不禁喜上眉梢:“这四、五亩玉米秸秆,往年没有十天八天是清运不完的,现在一顿饭的时间就解决了。”
以往处置麦秸、玉米秸、蒜秸等作物秸秆,多采取火烧、随意堆放路边、沟边、坑边等,既污染环境又影响交通,同时还容易引发火灾。建设生态新农村的创举引导了成武农民。“麦秸、玉米秸还田,成了有机肥,减少了劳动量,净化了环境,真是一举三得。”陈广起十分惬意。现在,秸秆还田已被农民广为应用。
张楼乡赵集村村民赵连平说,往年大蒜收获后,既要忙于棉田的管理,又得清理蒜秸、地膜。现在好了,蒜秸集中放置田埂上,又当肥料又灭草,地膜还能卖废品,全都成了宝。
保障讲保险
获悉农民养老问题将有重大突破、全国性新型农保工作即将启动后,大田集镇祖师庙村农民隋启祥的心情豁然开朗:“可快盼来新农保了,以后咱农民老了也能领工资了!”喜形之色溢于言表。
今年50多岁的隋启祥有一双孝顺的儿女,都已成家立业。老隋一生节俭出名,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瓣花。近年依靠种植大蒜、棉花致富后,出人意料的是,老两口都买了中国人寿的养老保险。感悟于深入人心的新农合政策,出于对政府的信任,老隋一直企盼着新农保能迅速实施。“趁咱手里有钱,多参加份养老保险。老了月月领钱,减轻孩子负担。多好!”隋启祥代表了广大农民的心声。
据了解,现在的青年农民大都是少生快富的典范。手中有了钱,也想参加各种保险保障生活。大田集镇孙庄村青年王合峰说:“我给孩子买了中国人寿的鸿运少儿两全保险,我们参加了养老保险,全家人入了意外险和新农合医疗保险。新买的轿车在了交强险,现在是越来越离不开保险了。”
通讯员 隋启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