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
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向是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而规模化是一项基础工程。那么,如何改变过去分散养殖的方式而发展规模养殖呢?该县畜牧局养猪协会的会长吴占印说:“依托政府的惠农政策,撬动了畜牧规模养殖经济。”董口镇的生态养猪场场长张丙强对此体会最深。“过去俺是家庭散养,没有规模。直到去年8月,县里开始实行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支持规模养殖,俺才下定决心建成了母猪存栏500头的规模养殖场,目前总存栏量达3000多头。经过有关部门验收,俺很快就拿到养殖奖励。”箕山镇郭刘庄村养猪大户刘常显高兴地说,“这两年生猪行情好,俺去年又扩建了猪舍,还建了一个沼气池,发展大棚蔬菜还种植了苜蓿草。猪—沼—菜—草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使俺去年收入超过30万元。”
一系列的好政策如同春风,使鄄城规模化养殖呈现出勃勃生机。全县规模养殖场已达400多家,各类畜牧养殖小区(场)已达600多个,全县规模养殖比重已达55%。规模养殖鼓起农民朋友的钱袋子。
由粗放经营向产业经营转变
近日,彭楼镇梁庄养猪大户马广安将十几头商品猪运送到汇康肉制品有限公司。“汇康食品有限公司收购价格比周边市场要高,养猪大户都愿将生猪卖给这个公司。”马广安高兴地说。汇康食品有限公司占地80亩,是一条日屠宰1000头猪的生产线,并配套建成3000吨冷库一座,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养殖业。
旧城镇老宅庄村养羊大户郭光力说:“过去养羊真不易,打针、配种、防疫,尤其是卖羊,赶好几个集,还卖不成,就是卖了,有时候还收到假票。现在好了,合同一签,我们可以大规模养殖,到时候人家统一来收,非常方便。”鄄城县针对农民分散养羊“卖难”的问题,成立养羊协会,积极与伊诺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常年购销羊的合同。山东伊诺清真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业献告诉笔者:“我们的公司日加工能力是1000多只羊,仅靠旧城的养殖户连公司一半的‘胃口’都填不饱,公司+协会+农户这个做法很好,这意味着,公司将成为当地养殖户的最大销售市场,必将带动鄄城农民养羊致富。”在鄄城,像伊诺清真这样的畜牧龙头企业还有10多家。这些龙头采取“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形式,与基地和农户建立了紧密联结、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
由行政指挥向科技服务转变
近日,在肉鸭养殖专业村——什集镇周大庙村的文体大院里,坐满了前来听课的肉鸭养殖户,该县高级兽医师、禽类专家周广德被邀请来为鸭农讲解鸭病防治技术。
为适应现代畜牧业建设的要求,该县聘请菏泽学院动物科学系专家蒋培红等5名畜牧专家为高级技术顾问。高级技术顾问结合各自研究的专业,根据鄄城县畜牧生产的实际,定期前来进行技术培训,并深入养殖现场及时解决畜牧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今年以来共组织各类科技培训14期,培训人员达1000多人次,发放 《齐鲁牧业报》2000多份、《实用养羊技术手册》600多本。
与此同时,鄄城积极创新畜牧技术推广方式,变老百姓上门求教为送技术进村入户。该县先后组织开展了百名养殖大户到外地培训和万名养殖户轮训工程。同时,全县600多名畜牧技术人员活跃在生产一线,为1300多个养殖小区和饲养场提供入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