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共产党员,死也要死在工作岗位上
10年前的春天,正当邹鲁闽生活和工作到处都充满阳光的时候,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他被确诊为胃癌,而且已经转移到两个淋巴结。这一突然降临的灾难,使他如雷轰顶,脑子一片空白。但他很快就清醒了:癌症就这么可怕吗?死亡就那么可怕吗?
听说邹鲁闽要上班,大家都惊呆了。同事不同意,领导不同意,家人更不同意。邹鲁闽说:“我谢谢大家的好意,我上班才能心情好,这既对工作有利,又对我的康复有利,你们就不要阻拦了。”大家看他态度坚决,只好同意。
多工作一分钟,我就多延长一分钟生命
因为胃切除了五分之四,进食很少,营养跟不上,加上化疗消耗太大,邹鲁闽的身体急剧消瘦,原先145斤的体重逐日减缩到不足90斤,体质十分虚弱。
他的工作岗位手术麻醉。只要进入这个工作,就必须百分之百的投入,才能保证手术万无一失,而且手术中麻醉要全程跟踪,一个手术下来往往要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一个正常人做这种工作都会感到身心疲惫,何况体质虚弱的邹鲁闽。邹鲁闽的胃大部分切除后,一天吃七八次饭还感到饿,营养也跟不上。为了给他做饭送饭,家属退职不工作了。虽然家属随时都能做饭送饭,可他不能随时吃。因为手术室不是一般办公室,不能带非医疗用品进入,更不用说吃饭了。邹鲁闽只能靠顽强的意志和拼体力消耗来拼命支撑。
有些人对他这样拼命工作不理解。邹鲁闽说:“老天能给我多少时间谁也不知道,我要抓紧分分秒秒地拼命工作,给人生少留些遗憾。”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多一点,更好一点,邹鲁闽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把当天工作需要的物品都准备齐全。中午,为了节省体力,节省时间,他都是在单位吃饭,累了就在连椅上休息一会。
十年来,邹鲁闽没因为任何私事耽误过一天工作;十年来,他加班加点,工作量比过去大了一倍。可以说,他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十年间干了二十年的工作。
攀登技术高峰,提高生命质量
邹鲁闽的身体逐步有些恢复后,已不满足这种一天干两天的工作战。他要攀登科技高峰,提高生命质量,在有限的工作时间里干出更多更高质量的工作。
攻关从哪里开始?邹鲁闽想到了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为了尽快掌握这门技术,他买来了《心肺流转学》、《体外循环学》等有关书籍,利用工作间隙,白天黑夜拼命攻读消化。为尽快掌握实际操作技术,每年都自费外出学习一至两次。经过不懈地努力,邹鲁闽逐步掌握并熟练了体外循环技术,使单县中心医院名副其实地开展起来这种只有在省级以上医院才开展的大型心脏手术。而且,现在每年都做100多例,无一例失败。邹鲁闽的奋斗没有白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开展,不仅大大提高了医院的治疗水平,挽救了大量重大心脏病人,而且,他也被破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进入专家行列。
通讯员郭玫 张广怀 记者王富刚
开栏的话
七一建党节即将来临,为庆祝建党87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展示我市共产党员风采,进一步发挥共产党员在 “突破菏泽”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市委安排,本报特开设“先摸风采.党旗飘飘”栏目,对邹鲁闽等13名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集中宣传,敬请广大读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