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木草柳制品出口现状
近年来,木草柳制品已成我市的拳头出口产品。据菏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2007年该局共检验检疫出境植物及其产品17641批,货值3.5609亿美元,与2005年同期 相 比 分 别 增 长65.0%和101.9%。产品出口到美、欧、亚、非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出口木草柳制品企业已达405家,出口量位居全省第一。出口增幅之大,着实令人振奋,但也面临严峻的新形势:一方面,自2005年以来,我国出口的木草柳制品多次因发现活虫等问题被美、日、韩、欧盟等国家通报,采取了退货、销毁等方式,甚至采取暂停进口等极端措施,对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失。另一方面,国外对进口木草柳制品一再提高门槛,要求的检测项目越来越多,如欧盟对甲醛、砷、杂酚油,美国和日本对甲醛、苯酚、重金属、杀虫剂、防腐剂等提出了安全环保要求。欧盟还对装饰材料如布料、皮革等,提出五氯苯酚、偶氮染料、阻燃性能等项目的检测。作为应对措施,国家对出口木草柳制品的企业实行了注册、登记备案的市场准入制度,规定自2008年4月1日起,没有注册登记企业加工的产品不得出口!自2008年7月1日起,出境木制品及木制家具必须提供备案登记证书。
我市出口木草柳制品企业存在
的问题
检疫意识不强,安全卫生观念淡薄。多数小企业没有建立检疫制度。对进口国要求缺乏了解,仅注重客户对品质、规格的要求。
管理参差不齐,整体水平偏低。相当部分企业尤其是规模小的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有的还是家长式管理,致使整体管理水平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
偷工减料。由于竞争激烈,大众化产品利润越来越低,致使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采用低廉的原辅材料和减少加工处理工艺。因此,安全卫生隐患增大,对长远发展不利。
缺乏统一的强制性处理标准。对出口木草柳制品检疫中发现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缺少强制性除害处理标准。
我市木草柳制品出
口的对策
着力源头治理。出口企业都必须着力于原料把关,要健全原料把关制度并切实执行,坚决拒绝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原材辅料。在源头上消除有害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降低出口风险。
检验检疫部门大力推进分类管理。鼓励企业提升档次,扩大出口。对产品风险控制好的企业,以监管为主,降低查验比例,反之则加严管理。通过实施分类管理,扶优限劣,既加快出口货物通关速度,减少出口成本,又控制了产品风险。
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企业逐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只有加强管理,自我完善,才能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提高企业检疫和安全卫生意识。检验检疫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检疫、安全卫生的培训。使企业明白:不光质量要好,检疫更重要。
建立检企信息沟通机制。检验检疫部门要及时收集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及时告知企业,使企业早了解、早应对。作为互动,企业也应及时向检验检疫机构反映进口国新要求、国外市场新变化和企业的新需求,以便检企双方未雨绸缪,共同研究对策。
建立健全企业诚信体系。检验检疫部门引入信用内容是促进企业规范管理和提高出口通关速度的有效载体。对企业的诚信评价,确定企业诚信程度,以便区别对待,奖优罚劣,提高我市整体的出口效率。
企业要顾全大局,一定要接受裘皮行业的教训,在寻求客户、报价方面不要自相残杀,要多开发不同的新国际市场,推出新产品、新工艺,不然整个行业会重蹈裘皮行业的覆辙。邓田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