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落头”,许多果农必然会想到“开心”,其实“落头”和“开心”并非一定要联系在一起,特别是高密度栽植的主干形果树,“落头”之后不宜“开心”。由于栽植密度较大,主干形要求中干比较直,如果中干不直,就会影响到周围的果树,造成整园的造型失败。主干形如果 “落头”“开心”的话,生长中心旁落,“落头”处容易形成大枝,势必影响中干的势力,影响中干的垂直性,破坏树形,使树势不平衡。
对于主干形果树来说,一般“落头”的目的是解决树体太高、作业不便的问题,而不是解决个体密闭的问题。所以,“落头”之后再留头,这样就基本可以保证中干的势力,保证树势平衡稳定、成花结果。
具体做法应根据树势情况进行,不宜“落头”太急,可分年逐步进行。先在树头上找到合适的部位进行“落头”,并留下带头枝,下一年再在更低的地方“落头”。依此类推,通过2—3年,将树体高度降下来。但要注意:一、树势过旺时,不宜“落头”,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促花措施,使其大量成花结果,待树势缓和下来,再进行“落头”。二、上强下弱的果树不宜“落头”,应先调整好树势,使上部生长缓和下来,下部复壮后再进行“落头”。三、“落头”和提干不宜同时进行,以免对果树刺激过大,影响树势平衡,影响成花结果。 周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