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小饭桌成热点
记者在市实验小学门口看到,不少人在派发“小饭桌”的广告传单,吸引了不少家长驻足。“承诺确保饭菜卫生和营养、提供午休场所、负责接送上下学和陪写作业等”这些均是“小饭桌”的服务范围。在本市,许多中小学附近的居民区中都有诸如此类的“小饭桌”,一般以家庭经营为主,经营者多是学校附近居民、下岗或退休人员。“小饭桌”的规模大小不一,一般为10人左右提供午餐,价格也根据孩子的年级不同,每人每月100元至200元不等。
喜: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每天午餐营养卫生,保证三荤一素一汤,负责接送上下学,可安排午休和陪写作业。”这是一家名为“爱心小饭桌”宣传广告中的部分内容,据说,每学期在这家吃饭的孩子多达20几人。“这家做的菜可好吃了。”“中午她总追着让我们做作业。”孩子们的口口相传,使得前来报名的家长络绎不绝。据了解,像这样负责的“小饭桌”经营者深得家长们的欢迎。
王先生是一名二年级学生小涛的父亲,他告诉记者,孩子所在的小学没有可供学生就餐的食堂,大多数学生都回家吃饭。然而作为双职工,王先生夫妇俩根本没有时间为孩子准备午饭,孩子自己到外面买着吃他们又不放心,经过反复比较,他们为孩子选了一家“小饭桌”,解决了全家的大麻烦。
忧:营养卫生缺乏标准化管理
众所周知,中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家长对“小饭桌”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孩子能够“吃饱”,还要能够“吃好”,“小饭桌”的营养和卫生理所当然地成为众多家长关心的焦点。
市卫生监督局副局长段月德告诉记者,餐饮业经营者在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营业,加工食品时,厨房的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措施;从事食品加工的人员应持有健康证。但据了解,本市众多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饭桌”很难达到以上要求。目前各“小饭桌”的午餐营养搭配、原料采购来源等,多数是靠经营者的常识和良心,缺乏标准化管理。
建议:纳入正规管理
采访中,家长都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小饭桌”的管理,同时希望能有正规企业或社区人员从事“小饭桌”经营。一位陈姓家长说:“有固定场所或正规企业开办‘小饭桌’,给人一种规范或放心的感觉,而万一出了问题,也好有个保障。”
(晁会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