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主页 > 菏泽日报 >
上一篇: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方案6月底前公布 下一篇:一句话牵出父女教授32年“接力救命”
曹州支部:火种,从这里播撒
时间:2021-03-12 10:02 来源:网络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1927年10月,鲁西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曹州支部成立。在此后的革命斗争中,一群热血沸腾的年轻人,用坚韧和执着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他们用青春年华、宝贵生命和钢铁意志,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民族血性,什么是责任担当。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一念及他们的名字:徐鹏翥、田位东、刘仰月、郑尔拙、丁培之、李道一……近日,记者采访了曹州支部创始人徐鹏翥的女儿徐虹,革命烈士田位东的女儿、97岁的田江云及其儿子田东代,菏泽市抗日纪念馆馆长陈宪云,听他们讲述了不少鲜为人知的革命往事。

群英汇聚,星火初燃

几名身着灰色制服的年轻人聚集在一个狭小逼仄的房间内,一人站立,两人围坐,三人神情严肃、目光炯炯有神,他们右手握拳高举,庄严宣誓……这是菏泽市抗日纪念馆菏泽英魂馆第一单元“信仰之火”展览中的一个场景。该场景复原了中共曹州支部成立时的情景,复原场景的外侧悬挂着“1927.10”的红色字样。

徐鹏翥、田位东、刘仰月、郑尔拙、丁培之……2021年3月10日上午,在菏泽英魂馆第一单元“信仰之火”参观时,记者眼前仿佛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孔。1927年10月,来自成武的徐鹏翥和他的同志们秘密聚集在山东省立六中的一间教室里,召开会议,宣布鲁西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曹州支部成立。会议选举徐鹏翥为党支部书记,刘仰月、郑尔拙任支部委员,党员十余名,支部直属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从此,鲁西南地区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下的革命斗争。紧盯“信仰之火”四个大字,菏泽市抗日纪念馆馆长陈宪云目不转睛地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

从菏泽市抗日纪念馆提供的文字、图片资料及其他史料中,我们可以获悉,1927年注定要载入菏泽史册。

这一年夏秋之交,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踏上返乡革命的道路。当年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形势日益严重。在武汉的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党的创始人之一邓恩铭等向中央要求一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回山东工作,以建立党团组织、领导当地农民运动。随后,徐鹏翥、刘仰月、郑尔拙、丁培之、李道一、刘子举六人组成了曹州农运工作组。这批革命的“火种”,将在鲁西南大地上点燃起社会变革的熊熊烈火。

1927年秋,徐鹏翥、刘仰月等6人从各县汇集曹州,与在曹州坚持工作的共青团员田位东秘密取得了联系,并迅速在城内奎星楼街路西刘仰月住处和城南三李庄田位东家及宋宝贞家建立了秘密联络点。他们经常在夜幕掩护下召开秘密会议,汇集各地情况,研究工作计划。经过革命工作实践的考验和锻炼,郑尔拙、田位东、丁培之、李道一逐渐成熟,经徐鹏翥、刘仰月介绍,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10月上旬的一天,一个个矫健的身影在夜幕的掩护下,迅速向山东省立六中(菏泽一中前身)汇集。就在这天夜里,经山东省委批准,他们秘密召开会议,宣布中国共产党曹州支部正式成立。会议选举徐鹏翥任党支部书记,刘仰月、郑尔拙任支部委员,党员十余名。支部直属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从此,鲁西南地区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下的革命斗争。

“六中——北大——哥伦比亚”,在徐鹏翥、田位东等人的青葱岁月,这是无数年轻人的成功之梦,然而历史让他们走上了另一条人生之路。中共曹州支部成立后,当绣有镰刀锤头的旗帜高高飘扬于苍茫的天际,徐鹏翥、田位东及其同志们或战死疆场,或身陷囹圄,或为祖国和平建设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

鲁西南党组织的奠基人

“我出生在菏泽,对老家感情很深厚,准备过一段时间回菏泽看看。”2021年3月8日,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中共曹州支部创始人徐鹏翥的女儿徐虹说。

徐虹介绍,父亲徐鹏翥是成武县人,1922年从省立六中毕业,1923年秋考入被誉为“东方红色大学”的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就是瞿秋白,蔡和森、恽代英、萧楚女、李汉俊、施存统等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响当当的人物都是他的教员,李大钊也常来这里讲课。在上海大学,徐鹏翥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徐鹏翥的女儿徐虹珍藏着一张拍摄于上世纪20年代的合影,照片上有四名男子、一名女子和一名男孩。男子风华正茂,女子文静优雅,整张合影给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气质。后排左侧的“白面书生”就是徐鹏翥。只看照片,很难让人将他与革命、鲜血等词汇联系起来。他正是通过自己的行动,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责任担当。

菏泽日报商业版|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