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主页 > 菏泽日报 >
上一篇:文明实践展风采 湖西大地涌春潮 下一篇:草药小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时间:2021-03-11 09:34 来源:网络

“这次表彰不仅是对我个人的鼓励,也是对我们残联工作者的极大鼓舞。”日前,在北京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朱文莉载誉归来,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她热爱的工作中。

据了解,单县持证残疾人3069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14588人,占比为47.5%,贫困残疾人口多、脱贫任务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带着殷殷嘱托,朱文莉和单县残联始终把全心全意为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作为工作目标。“本着‘需求先行’的工作理念,我们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上门办证和远程办证的服务,确保实现一次办好,零距离服务,不论怎样,都不能因为残疾人证办理环节影响了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问题。”朱文莉说。

2020年6月,单县残联高标准建成启用残疾人康复中心,同时为12488名贫困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优质康复服务,确保有康复需求的502名残疾儿童应康尽康;为8827名贫困重度残疾人实施了家庭无障碍改造。

朱文莉说,贫困重度残疾人的收入虽然已达到脱贫标准,但由于家庭一户多残、以老养残、以残养残及自身原因依然面临种种生活困境,她带领残联一班人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多次专题研究、积极探索,对全县贫困重度残疾人摸底调查、分析现状、研读政策、先行试点,确定了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方式及照护对象准入条件,创新建立了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照护、日间照护、居家照护、社会化照护和医疗保障“四护一保”工作机制。特别针对以老养残、以残养残的现状,开展上门居家照护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建了4个照护服务队,上门为贫困重度残疾人开展每月三次的理发、洗头、洗澡、洗衣、室内外卫生、心理疏导等专项服务,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的生活负担,提升了残疾人的生存质量,也大大提升了脱贫质量。

与此同时,单县残联引入了质量监管平台,每天随时监管服务人数、次数、时长、质量等。目前,利用县乡敬老院集中照护75人、利用村幸福院日间照护102人、上门开展居家照护1070人、利用社会化养老机构照护28人。

在朱文莉的带领下,单县残联助力贫困残疾人创业就业,提供岗位定制技术培训。创新残疾人职业培训新模式,采用“理论培训+基地实习”方式,为236名残疾人开展了推拿按摩、数据标注、电子商务等职业技能培训,并跟踪问效,确保培训实效,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提升能力素质,组织、引导、支持残疾人自强不息、辛勤劳作,增收脱贫。

单县残疾人联合会以“单州乐善”品牌创建为平台,在医疗、教育、文化娱乐、养老、慈善募捐、辅助器具等领域开展“单州乐善”爱心助残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各界共同承担公益使命。

单县残联还建立了助残志愿者协会,成立了28支新时代文明实践爱心助残志愿服务队,面向社会招募爱心助残志愿者,开展扶贫助残志愿服务1000余次,惠及3.8万人次贫困残疾人,鼓励引导更多的企业、社会组织、社会爱心人士与贫困残疾人开展结对帮扶、一对一帮扶,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增强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社会各界理解、支持、参与助残公益事业,营造扶贫助残的浓厚氛围。

菏泽日报商业版|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