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年届九秩的台湾三老爷爷(以下简称为老爷爷)寄来了两箱多年集邮珍藏。闲暇翻阅发现,其中不少是印制精美的台湾故宫珍藏邮票。透过方寸,仿佛看到老爷爷那深深家国情怀和无尽乡愁……
老爷爷特意将洛阳龙门石窟、西安兵马俑、长江三峡、南京总统府、厦门鼓浪屿、台湾故宫等名胜邮票依次分类存放——那是他兵荒马乱年代少小离家,似法国文学名著《苦儿流浪记》记述的那般颠沛流离、遍尝人间苦难的求学和逃难路线。
老爷爷在其自传中这样说:“我生于乱世,长于流亡期,没父母无家庭,就学时断时续,所获知识,前不连后、上不接下。在校学习时段,多则三年,少则四个月。自小学至高中,就读八个学校,地处六个市镇,有翻山越岭,有乘船渡江,更有搭艇过海,能读到高中毕业,实属不易。”
老爷爷是1949年随流亡学生去台湾的。刚到台湾,客居异乡,漂萍难寄,靠帮工挣钱上学。闲暇独处,孤独、无助、无奈,焦虑感不时涌上心头。为了短暂忘却思乡愁绪,他捡来别人丢弃的信封,蘸水把邮票揭下来集成小册子。自那时起,不管是海外留学,还是成为国际业界知名学者,集邮伴随他近80年时光。
老爷爷视邮票为珍宝,每次分类整理归档,每当看到大陆各地风景名胜古迹,如烟往事会立刻清晰浮现眼前。
他说,有次看到西安兵马俑邮票,眼前立时显现1942年春,随长辈徒步乞讨去西安时的遭际。时年中原大旱,赤地千里,兵匪为患,沿途不时见成群结队逃难者。入河南地界不久的一天中午,他们在村庄外壕沟边歇脚,长辈拿出面饼充饥,不想啃咬时碎屑掉落在地,遂拾起放进嘴里。此时,壕沟边一瘦骨嶙峋男孩看到地上碎屑,也蹲下来捡,长辈急忙用手拨开,岂料男孩体力不支,顺势跌倒,长辈急忙扶起,发现已经断了气。
国家积贫积弱,百姓啼饥号寒。老爷爷自此落下“病根”,每至凌晨三点,他都会在担忧是否家有隔夜粮的噩梦中准时醒来,然后起身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担心小偷进家。他夜夜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老爷爷“一梦”数十年,这该是受到怎样一种精神戕害和摧残!
未曾长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没有远足万里的人难说思乡情。
前年再见,老爷爷有点伤感地说,老了,跑不动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回老家了。突然他问我:“你会背余光中的《乡愁》么?未及回答,他小声吟诵起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低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此时,他的声音有些哽咽,眼眶盈满泪水。我立刻明白了,人向死而生,以其耄耋之年,瘦弱之躯,未来将故土难回,他这是对亲情的不舍,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啊!
老爷爷也有后代,他们分别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移民海外。去年初,老爷爷给爸爸打电话,说老奶奶生活不能自理,自己年事已高,住进养老院。他说,你来台湾一趟,把我这么多年收集的邮票和其他珍藏,捐赠给国家博物馆,部分变现资助老家小学。老爷爷不把财富传给后代,首先想到是故土和家乡的孩子,这又是怎样的乡愁,又是何等高尚的家国情怀啊!
空光洒进窗口,我打开陈旧的木箱,取出泛黄的邮票,仿佛看到老爷爷少时正从别人丢弃的信封上一点点揭下寄托乡思的邮票;仿佛看到中年时看着眼前一封封已经封好又无法寄出的家书发呆;仿佛看到时隔三十年再踏上故土祭祖时趴伏先人墓前孩子般号啕大哭;更看到了老爷爷对国家富强、和平统一的翘盼。
啊,台湾邮票,老爷爷珍藏一生的邮票,你是怎样的信使,你承载着何等沉重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