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主页 > 菏泽日报 >
上一篇: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 下一篇: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 菏泽学院将获省财政支持
佛首一笑,为何动人
时间:2021-02-22 10:24 来源:网络

春节期间,亮相央视牛年春晚的“国宝回家”特别节目刷屏朋友圈——

演员张国立请出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两人用短短3分多钟,揭开了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的前世今生。在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后,它终于回归祖国,首次在春晚和观众见面。

节目结束后,这尊佛首即亮相于大众面前。

2月12日—3月14日,北京鲁迅博物馆举办“咸同斯福——天龙山石窟国宝回归暨数字复原特展”,众多参观者奔赴展馆,一睹真容,见证它历尽劫难后始终保有的颔首微笑。

2020年12月14日,也就是这尊佛首从日本回到祖国后的第二天,杭侃在北京鲁迅博物馆的库房见到了它。

“看到这尊佛首的时候,我就不是太平静。大家说,佛首的微笑,好像跟你有交流,对这个世间很满意。我们围着它一直在照相,在这个小库房里,我们文物工作者泪目。”

这尊佛首的背后,还有哪些值得一读再读?央视春晚结束后,笔者采访了杭侃。

这尊佛首牵动了国人的心

笔者:春晚播出时,很多人被这尊微笑的佛首打动了,您第一次看到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现场?

杭侃:第一次看见佛首是在鲁迅博物馆的文物库房里,参加鉴定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李裕群研究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李静杰教授,都是做佛教考古的专家。鉴定就在库房里进行,保管人员取出之后放在桌子上,我们就围绕着佛首仔细看,都感慨它的微笑,很美,很打动人心。想到天龙山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劫难,很难平静,这么美的佛像,不知道那些盗凿的人是怎么下得去手的。

笔者:能否说说这尊佛首的微笑。为什么这样一种微笑能打动人,即便我们并不了解佛教艺术。

杭侃:因为它的美,能够让人心静,即使你不了解佛教,你也会感受到它的静美。佛像的时代特点和艺术水平也是不同的,这尊佛像的水平很高。

过去通常说文物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三大价值,评世界文化遗产就是从这三大价值去阐释的,但是,文物还有文化的价值、情感的价值等等,比如这尊佛首的回归,牵动了那么多国人的心,这里面就有情感的因素在内。

笔者:我们现在知道,这尊佛首出自第8窟北壁主尊。但是,天龙山石窟的佛像大都无首,当时如何确定它的原处?在鉴定的过程中,最难的地方在哪里?

杭侃:这尊佛首肉髻低平、面相圆润,鉴定它大致的年代和所处的地域并不难。佛教造像需要遵守一定的仪轨。佛像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就是三十二个特别显著的与常人不同的地方,还有八十种细微难见,不易察觉,而能让人生欢喜心的地方。

三十二相里,有顶上肉髻相。这尊佛首的顶上肉髻拿专业术语说,就是肉髻低平、其上五纹饰。这种肉髻流行于北朝晚期至隋代,它是比较典型的北朝晚期到隋代的造像风格。

它高44.5厘米,佛首的后面经过了修整,因此可以判断,它不是一般的造像碑和单体造像的佛首,而是出自石窟的佛像。

而这种石质也可以推测是天龙山的,主要是天龙山石窟许多造像流失海外,有一些知道是出自天龙山,但无法肯定是哪一个具体的位置。这尊佛首因为有老照片,佛首的风化部分、砂岩里含的颗粒等细微的部分都能一一对应,因此,可以确定它是第8窟北壁主尊的佛首。

每一处细节都有光阴的秘密

笔者:具体而言,如何判断它的样式是出自天龙山石窟?

杭侃:比如艺术水平和石质。特别是佛首右脸颊的斑驳痕迹,有一道明显的风化面,从右眼睑下向右耳延伸扩展,形状与实物完全一致。更重要的是面部细小的砂岩颗粒,和上世纪20年代外村太治郎、岩田秀则拍摄的天龙山石窟旧照相符——1922年3月拍摄的《天龙山石窟》图版35和1923年10月拍摄的《天龙山石窟》图版41所示第8窟北壁佛龛内佛像的原状图片。

因此,可以判定它即是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的佛首。

笔者:天龙山石窟在艺术史上创造了“天龙山样式”,能否从美学艺术的角度,举例说说这种样式。

杭侃:简单地说,天龙山样式主要指的是天龙山的唐代造像,雍容大气,婀娜多姿,完全可以作为大唐气象的代表作。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艺术水平,和太原在当时的地位是分不开的,太原是唐代的龙兴之地,武则天又是并州人(约当今山西太原、大同和河北保定一带地区),太原作为大唐王朝的北都,人力、物力、财力都有保障。

笔者:第8窟完成于隋代,是天龙山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除了大,它还有哪些特点?

菏泽日报商业版|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