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0时,2021年春节档正式收官。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年初一至年初六,内地影市共收获票房超78亿元,累计1.6亿人次走进电影院,创造了内地影史春节档票房和观影人次的新纪录。
经历了两年的等待,观众对今年春节档的热情势不可挡。据统计,年初一至年初五,春节档连续五天单日票房破10亿元;2月16日,2021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正式突破100亿元大关。《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包揽了今年春节档超87%的票房收入。这三部类型各异的作品,恰恰满足了当下的电影观众对春节档电影的三种“刚需”。
○刚需NO.1:喜气
《唐人街探案3》
2020年春节档消失导致的市场饥渴、加上2021年各地倡导“就地过年”带来的利好,“报复性观影”现象在春节档正式开始前便已初现端倪。早在2月8日,今年春节档头部影片《唐人街探案3》在大年初一首映日的预售票房便已达3亿元,创下中国电影市场首映日预售票房的历史新纪录。2月12日年初一,牛年春节档正式启动,当日票房超过17亿元,再创历史新纪录。同时,《唐人街探案3》成为影史首部单日票房超10亿元影片。
《唐人街探案3》并非春节档口碑最高的作品。在豆瓣,该片初始评分为6.8分,春节档结束时评分已跌至5.7分,在7部春节档大片中垫底。
但《唐人街探案3》为何仍得到观众热捧?贺岁片IP效应功不可没。该系列的首部作品于2015年12月31日新年档上映,创新式的“喜剧+推理”风格让其迅速走红。3年后,《唐人街探案2》进军春节档,并拿下该档期的票房冠军。《唐人街探案3》从2020年春节档延期至2021年,在今年预售开启之前便稳居淘票票和猫眼双平台的想看人数榜第一名。从去年年中内地影院复工开始,观众便在呼唤《唐人街探案3》,但导演陈思诚硬是憋足了一年。从最终的票房成绩看,他确实没白等。
○刚需NO.2:诚意
《你好,李焕英》
2月15日年初四,《你好,李焕英》创造了一个奇迹:这部作品超越了《唐人街探案3》的单日票房成绩,成为当天的内地票房冠军。
事实上,逆袭之势早已显现。春节档前三天,《唐人街探案3》虽稳居单日票房榜第一名,但其与《你好,李焕英》之间的单日票房差距却日益缩小。年初三晚上,不少业内人士发现《你好,李焕英》的次日预售成绩已悄悄超越《唐人街探案3》。从年初四开始,《你好,李焕英》的票房一路利好,连续三日蝉联春节档单日票房冠军,优势一路维持到春节档结束。同时,这两部“头部片”在售票网站的预测总票房也发生了变化。
根据猫眼专业版,2月15日《你好,李焕英》逆袭首日,其预测内地总票房为45.21亿元,仍比《唐人街探案3》的48.49亿元低3.28亿元;但到春节档结束的2月18日,《你好,李焕英》预测总票房已高达52.8亿元,《唐人街探案3》则跌至45.17亿元。与《唐人街探案3》相比,《你好,李焕英》或将拥有更好的长线表现和更高的票房总量。
《你好,李焕英》为何能成功逆袭?两部片的口碑差距或许正是关键。春节档期间,《唐人街探案3》的豆瓣评分从6.8分掉至5.7分,《你好,李焕英》则从最初的8.1分微涨至8.2分。从观众评价来看,《你好,李焕英》恰好弥补了《唐人街探案3》的不足:后者排场大,但故事与情感是短板;前者虽然是“小片”,但故事取材于贾玲痛失母亲的亲身经历,真挚的情感赢得许多观众的共鸣。当承载着大众对春节档最高期待的《唐人街探案3》因口碑低迷而后劲不足时,有笑有泪且同样适合合家欢观众的《你好,李焕英》便自然而然“补位”成功了。
○刚需NO.3:新鲜
《刺杀小说家》
虽然在票房体量上与《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距离不小,但路阳执导的《刺杀小说家》在整个春节档都稳居单日票房榜第三位,顺理成章跻身春节档总票房榜三甲。该片为今年春节档提供了一个新鲜类型——奇幻+动作+冒险,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的目光。
《刺杀小说家》根据东北作家双雪涛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原作不足三万字,讲述一个人生失败的前银行职员被富商雇佣刺杀一个小说家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题材看似另类,但在类型电影的创作和宣发上却遵循了商业规律。《刺杀小说家》进军春节档的一大底气源于它强大的视效,而影片在宣传时也力推这个最大卖点,不断提醒观众在买票时选择视效更好但价格更贵的IMAX版本。因此,《刺杀小说家》即使在题材上“拒绝”了一部分合家欢观众,但最终也凭借这份“与众不同”在春节档分得了一杯羹。路阳曾许诺:“我们不做好莱坞电影的仿制品,而要做一个中国文化感很强的、很有新鲜感的、非常年轻的、有漫画感的、视效非常好的一个电影。”从目前的票房和口碑看,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