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爱云:心系非遗传承的老艺人
吴爱云向学生传授扬琴要领
老人现场进行琴书表演
正在认真调弦的吴爱云老人
  凭一把扬琴,只要你会唱,她就能伴奏,随意吼出一个调子,她就会弹,很多时候更是闭上眼睛敲打,怡然自得,那优美的旋律会把你带入另一个境界。此外,三弦、二胡、板胡、京胡等民间乐器她也样样精通……

  今年81岁的吴爱云老人,是成武县白浮图镇白浮村的一位民间老艺人,她8岁师从山东琴书著名表演艺术家李若亮,边学习边演出,足迹踏遍了齐鲁大地。由于唱功精湛,表演形象逼真,成为当时文化界有名的琴坛新秀。结婚后,吴爱云与丈夫贾同生一起创办了成武县“贾家班”文艺宣传队,多次被外省电视台邀请前去演出,从此名声大振。

  1986年文艺体制改革,“贾家班”被迫解散,吴爱云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家乡,但她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事业。她白天参加劳动,晚上加班为群众演出。老人不但能奏能唱,还善于琴书的创作,一些传统曲目在她口里常演常新。她经常创作一些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曲目,把生活中看到的变化都融入曲目里。她自编自演的《十八大开到俺家里》,讴歌党的富民政策,多次在文艺汇演中获奖。她也被亲切地称为“山东琴书传承艺人”“琴坛老将”“菏泽民间曲艺家”。

  2006年5月,山东琴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人在惊喜之余,又深感责任重大。为更好地宣传山东扬琴这一曲目,近年来,吴爱云老人带着儿子、儿媳以及大女儿不断参加各级文艺大赛。

  “唱琴书挣不了大钱,年轻人几乎没人愿意学。我就带着儿子、儿媳、大女儿一同登台。”吴爱云说,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在她和儿子、儿媳的熏陶下,重孙子、重孙女也渐渐迷恋上了扬琴。她也把希望全寄托在重孙子、重孙女身上了,更希望有一天,她能亲眼看见两个孩子站在这个舞台上给大家演出。

  文/图 记者 时苏建 李保珠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富民周刊
   第04版:新闻·广告
   第05版:文化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民生
抬阁
落地干枝梅花桩 武德同修传四方
青少年VR课堂受青睐
鄄城首届乡村春晚海选
葛焱:寄情翰墨写春秋
吴爱云:心系非遗传承的老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