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02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爱心温暖社会
——记市优秀共产党员、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吴波
  一直以来,在我市有一支救助队伍,穿梭在城市的街道巷尾、桥底涵洞、废弃厂房……他们抱着棉被,拿着方便面、矿泉水,给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员送去“家”的温暖。在他们中间,总会看见一位面带笑容、和蔼可亲的身影,他便是市优秀共产党员、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吴波。

  “想做好救助工作,首先要用心。”这是吴波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平日里,吴波走街串巷,专挑那些人们不会想到的“避风港”检查,看看有没有流浪人员逗留,常常是“笔和本子不离手,见人就问家在哪”。就这样,吴波靠着丰富的经验,有时仅凭流浪者一个无意识的词语、几句乡音,甚至体貌特征,就可以将流浪者的家乡定位得八九不离十。

  为更加详细了解全市流浪人员情况,吴波曾多次跑遍各个受助人员托养机构、精神病院等定点医院,与长期滞站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交流,帮他们寻家问亲。十一年来,吴波累计参与救助流浪成年人15600余人,流浪未成年人673人次。因成绩突出,吴波先后被授予市青少年维权工作标兵、全市民政工作先进个人、菏泽好青年、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我觉得,党员就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公益救助作为生命的一部分,生活将充满意义。”吴波说。

  我市地处四省交界处,流浪人员比较多。“很多流浪者思乡心切,但却不记得如何返回家乡;也有许多外地人打来电话,甚至直接找到我们单位,寻找走失的亲人。他们的思念之情深深感染着我们,让我们一刻不敢耽搁。”为提高寻亲效率,吴波自创了“寻亲八招”,无论多远,都会将流浪者安全送回家乡。

  多年的救助工作,总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时候,当吴波耐心劝说涵洞内的老人离开时,却遭到老人手中木棍的驱打;当他主动请缨,接送病危流浪人员穿梭于医院和代养机构之间时,却发现被护送者身患常人闻之色变的疾病;还有很多次,历经千辛万苦将流浪者送回家乡时,却被他们的亲人拒之门外……

  “每当看到受助对象返乡后因阖家团圆而激动不已时,我和身边的同事又突然觉得,再苦再累,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吴波坚定地说。 

  由于吴波陪伴家人时间太少,一度引来家人们的怨言。对此,吴波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然我没时间去陪你们,你们就过来陪我吧。”在吴波的努力下,他的家人也渐渐参与到救助活动中来,慢慢喜欢上这种“救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吴波一起,用爱心温暖着社会。 记者 崔俊凤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记市优秀共产党员、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吴波
~~~——记市优秀共产党员、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吴波
~~~——记市优秀共产党员、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吴波
~~~——记市优秀共产党员、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吴波
~~~——记市优秀共产党员、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吴波
~~~——记市优秀共产党员、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吴波
~~~——记市优秀共产党员、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吴波
~~~——记市优秀共产党员、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吴波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新闻·广告
   第05版:健康·广告
   第06版:文化·广告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民生·广告
我省200个扶贫重点乡镇卫生院“业务院长”全覆盖
用爱心温暖社会
张新文到单县调研
“汽车小镇”打造汽车服务业新高地
扶贫勿以频次论英雄
我省将为退役军人设帮扶基金
功劳荣誉藏心底 责任义务刻心间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