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2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牡丹区美丽乡村画卷正铺展
  本报讯(通讯员 郜玉华 刘电青 马孝欢 田征)在牡丹区李村镇朱庄行政村秦庄自然村,昔日堆放砖头瓦块的村头荒,如今是凉亭典雅,长廊蜿蜒,绿植葱翠,数个孩子在这里的玩具城堡中快乐玩耍,呈现出一幅美丽温馨的画面。“村头荒”变身“小公园”,是牡丹区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之一。

  牡丹区按照“因村制宜、一村一策”的原则,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去年,完成规划417个,启动建设70个,其中26个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李村镇入选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镇;新修农村道路372公里,新建镇街污水处理站3座;完成危房改造715户,改厕30279户,城乡面貌愈加美丽。

  在都司镇黄堂村,迎面而来的墙体文化让人眼前一亮,以前斑驳点点的墙壁上布满了漂亮逼真的3D画。“把我们村里的这些断墙残壁包括墙体粉刷彩绘,户外休闲椅、路灯和灯箱进行了高标准升级。”黄堂村党支部书记牟建军说。

  去年,黄堂村筹资800多万元打造了休闲小公园,并建设了乡村记忆馆,让村民都能感受到村庄的变化。牟建军说:“我们现在着力打造田园综合体及休闲度假采摘为一体的田园风光,现在这些工作包括土地的流转,我们都已经完毕,正在施工。”

  牡丹区加快补齐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治理环境突出问题,实现乡村美丽蜕变。大黄集镇沙窝赵村去年通过流转土地,投资120余万元建设了特色草莓采摘园区,14个大棚栽植的奶油草莓个头大、味道甜,吸引了周边游客前来采摘游玩,目前,该园区又扩建100余亩,成为群众增收和乡村旅游的新引擎。“截至目前,全镇36个村已有11个完成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施建设了沙窝赵村、聂庄等5个村。”大黄集镇党委书记张洪领说,一座座绿树成荫、小桥流水的美丽村庄正在次第展现在群众面前。

  在牡丹区安兴镇许垓村,随处可见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文明乡风氛围浓厚。目前,全村60多户村民从事农产品电商销售,成了远近闻名的电商专业村;该村引入富民农业有限公司建设了150亩大棚葡萄。目前,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3000余元,村里汽车就有100多辆。

  “村庄的形象是外在美,群众的素质是内在美。”安兴镇党委组织委员刘希军说,该村充分发挥党员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加强组织建设、上好“三会一课”、开展“两学一做”等有力举措,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和整体素质得到了极大提升,实现了硬件和软件的“双加强”。

  村子美了,村民富了,在外务工的群众开始回乡创业,集聚起乡村振兴的源动力。在牡丹区安兴镇返乡创业园,一家家企业蓬勃兴起,富裕了当地农民,壮大了镇域实力。据安兴镇党委书记常亮介绍,安兴镇返乡创业园现已入园项目10余个,不但解决了周边村庄的劳动力就业,也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镇已新建投产企业23家,去年实现总产值10亿元。

  今年,牡丹区正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各村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加快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将充分发挥样板村示范带动作用,以点连线带面,全力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精品村、重点村、特色村,年内形成3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26个省市级示范村,在生态美、百姓富、产业旺、文化兴的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阔步迈进。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今日牡丹区
   第04版:百姓问政·广告
   第05版:专版
   第06版:理论与实践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专版
牡丹区纪委“1+N”打造廉政课堂
牡丹区美丽乡村画卷正铺展
黄堽镇以花为媒做强“美丽经济”
沙土镇产业扶贫见成效
省派“第一书记”加强党性教育
安兴群众返乡创业
李村镇畅通乡村振兴“动脉”
牡丹区首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
“订单”种植助农增收
李雪慧:耕耘讲台育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