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28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唱响真善美的时代壮歌
——解读报告文学《无衔将军》及主人翁王福波的价值追求
  陆德军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

  ——节选自习主席《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冷”与“热” 的追问

  “读书冷,挣钱热。”这是近些年来人们感叹的一个社会普遍现象。然而,就是同在这片国土上,笔者发现了一个“反常”现象:当著名作家李延国、许晨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无衔将军——优秀军转干部王福波的命运创新》(人民出版社)去年8月出版后,却很快在社会上,特别是在广大军队转业干部中流传开来。作品的主人翁、优秀军转干部、企业家王福波成为众多军转干部微信群中热议热评热赞的焦点,成为战友们聚会相会谈论的热点话题。

  笔者作为一名军转干部,自然受到这种热量传导影响,淘来并一气读完了这部作品。同众多军转战友一样,也被作品的文笔内容所吸引,为作品中主要人物王福波的事迹情感思想胸襟诉求冀望所感染、所激荡、所振奋。感叹作者不愧是“文坛圣手”,先后三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两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及其他多种文艺奖项的获得者,能够把平凡真实人物的创业创新故事,写得富有传奇色彩,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欲罢不能;更感叹作者是思想的智者,能够从鲁西南菏泽这片土地当今的平常生活中,发现和揭示出具有普遍价值的人生创业真谛,给人以启迪;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脉动中,洞悉和透视到人们精神需要的流变和追求,并站在社会进步的坐标点上予以导引,给人以光明以鼓舞以力量,看后让人心底发热,眼前发亮。

  相对一些文学作品的“冷”,这部作品的“热”不能不引起笔者的深深思索:这种热传热读热议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它又反映和折射出了一些什么样的社会心理、社会审美取向和人们的价值判断与意愿追求?由此,笔者想到习近平总书记上述这段讲话,深切感到,《无衔将军》的作者不正是坚定履行总书记讲话精神要求的实践者,不正是当今时代真善美的发现者播种者讴歌者弘扬者么?时代需要这样的作品,时代需要这样的作家,时代需要书中主人翁王福波这样的企业家,时代呼唤唱响真善美的壮歌!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是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为现实社会生活、为社会大众服务的。这个原理为我们认识当今的一些文学作品在社会上遇到的热”或“冷”,提供了一把钥匙。笔者感到,近些年的“读书冷”,固然与市场经济环境下形成的一些消极社会风气和导向有关,但又与一些作品本身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本质要求疏远有关。这种本质要求,从根本上就是人们对真善美的终极需求。无论任何时代,人们总是有愿望要求,有希冀寄托,有爱慕追求,有精神敬仰和向往的。而这种愿望向往追求由于社会时尚的导向不同,往往又有积极与消极面多少的区别。但这些东西又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文学艺术作品,就要紧紧抓住人们不同时代环境下社会心理中的以上种种不变和变,抓住人们最关心关注、最向往要求的普遍问题及相关题材,给予描写与反映,给予讴歌与赞美,给予揭露与鞭笞,才能给人以启迪以鼓舞以光明以希望以引导,吸引住读者普遍的关注目光,引起读者更多的心理共振,产生“一碰就响”的共鸣和“热”效应。而《无衔将军》的成功,就在于深深契合了这一点。 

  正如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在《地气、文气、正气》(雷达博文)中指出的那样:事实上,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一直在期待弘扬真善美、体现人类正面价值、挖掘人性深度的杰出作品的出现,在期待关心民生疾苦,直面社会矛盾,批判社会不良风气、树立社会正义和理想的优秀作品出现。然而,我们现在的不少文艺作品,却恰恰缺少肯定和弘扬真善美精神价值的能力,缺乏张扬真、呼唤爱、导向善、引向光明的能力,缺乏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缺乏正确影响人引导人的能力。一些作家心里没有装着读者,只想着“以自我为中心”、“喧泄自我的情绪”,甚至如习近平同志批评的那样:“有些作品中,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还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这样的文学作品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前,远离了广大读者向好向上的健康心理需求,远离了人们心底对真善美的真实渴望和向往,纵使能一时迎合部分人的“嗜头”和喜好,得到一时的虚名实利,但广大有理性的读者多会“不买你的账”,必然会疏远你,作品自然便会坐“冷板凳”,一味感叹读者“冷”,是没用的。而《无衔将军》,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之所以能够被人们热传热读,其根本道理即在于作品通过对军转干部王福波命运创新事迹的深入发掘和描写,抓住、揭示并扣响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心底潜存的对真善美的企盼和希冀之弦。

  真善美的耕耘

  ——坚守真。作品的一个鮮明特点,在于记述、描写了市场经济社会环境下共产党员、军转干部、民营企业家王福波的真。这种真既包括着真理、真知,也包括真诚、真挚、真情等,这突出体现在他对党的信仰、理想、理念坚守的真,他对党的责任义务、号召要求的实践担当的真。作品写道:他始终坚信党的领导,注重民营企业党的建设。他从人民军队成长过程中,我们党把军队的党支部建在连上的伟大成功实践里,领悟到党的领导的真谛,感受到在民营企业中加强党的组织领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95年,率先经过层层报批在山东乃至全国在自己的民营企业里建立起了党支部、尔后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又建立了“福汉集团公司党委”,健全了企业内部的党组织,开展党的组织生活。他注重结合企业实际,加强政治思想建设。组织开展党的政治理论、方针政策学习,提高企业领导层的政治思想和政策水平;做好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爱国敬业等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引导,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精神境界。他还注重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鼓励员工学习继承传统文化,多读书,读好书,并开办读书班,邀请专家讲国学,讲有关理论知识,吸取精神营养;他工作之余,自觉学习钻研“国学”,认真参加“国学”培训,深入研读孔孟等古代名人经典文化著述,坚持博览群书,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他多年来心一直坚持攻读MBA,学习企业管理知识,求取真知,厚植文化根基,力求成为文化强人,养成厚德之人;福汉集团成立后,他带领领导层反复研讨,多方请教,确立了自己的“企业之魂”——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福汉精神”为:“自强、开拓、实干、卓越、自律、养德、担当、奉献”;“福汉核心价值观”为:“爱国、敬业、诚信、共赢”,并带领大家努力躬行实践。还如,他坚持民企姓国、实业报国、为民谋利的理念,照章纳税,诚实缴税,多年累计上缴国家税款上亿元等等。作品通过这些事实,展示了王福波虽然没有整天嘴上离不开真,但他用三十年的艰难实践行动书写了真,践行了一个军转干部、共产党人对真的坚守、求索和实践。这是王福波所以能够赢得社会敬重和认可的可贵之处,也是他事业成功的关键之所在,同时也是《无衔将军》能够抓住读者,深深触动读者心灵的成功之所在。这也从某个侧面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越是真的东西缺失、假的东西充斥时,人们对真的东西愈是会敬仰和尊崇。任何低估了人民群众这一觉悟自醒、判别能力和素养的作家、艺术家、领导者,迟早终将会为人民群众所“低看”。

  ——光大善。作品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王福波的善。他自幼生长生活在孔孟之乡,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思想熏陶,深知尚善崇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修心养性、立身做人的基本要求,并用实践告诉人们,善是知行合一,人既要有善心,也要有善行,不但不要做有损于他人利益的事,而且还要多做有利于他人的事。如此,个体境界才会臻于完善,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更温暖。他在几十年的生活和创业活动中,始终诠释着善和爱——

  诚信经商,诚实做人。作者写道,王福波在实践中体验到,市场经济也是人脉经济,要不为野蛮的“丛林法则”所左右 ,关键在于企业管理者要有正确的商业价值观。他坚持做生意,先做人;谈交易,先交友。不管与哪方客户洽谈,能不能做成一个项目,他都是客客气气地接待,认认真真地筹划,诚诚实实地交易,用行动体现了“买卖不成仁义在”、“义在利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商之道,真诚相待让人感到可信而温暖,“靠谱”、“可信”为他和企业赢得了忠实长期的客户与合作伙伴。比如,当初他在开发公司资金遇到困难时,曾拿出自家的房产给银行作抵押,货款为工程队民工发工资过年,从此,这家工程队踏踏实实地跟着王福波干了十几年;他在兴办装修大世界时,香港富豪李先生为他的诚实坦率豪爽义气所心仪,在未回公司签订任何合同的情况下,一次发来七个火车皮的地砖;新疆商人王先生为他的热诚待客、无微不致的行为所感动,在菏泽未有任何项目的情况下,一次给他打来了5000万元的投资款;而堪称经典的是发生在2014年春的故事,有人给王福波传递了一个“可赚大钱”的信息,一外省籍开发商在一项目上投进去了1.2亿元,因拆迁“天下第一难”蹉跎几年,干不下去了,放出话来,谁给9000万元,立马便转手。王福波得到商机反思忖:1.2亿元降到9000万元出让,肯定是无奈之举,伤透了心,决不能乘人之危!在找到对方了解清楚情况后,他不忍心让对方赔钱,当众作出决定:“我出1.5亿,多花几千万,为老哥买回尊严!”对方顿时感动得潸然泪下,当场决定从今跟定王福波,全部资金交其作为股份运作,自己返乡休养身心。作者正是通过这些事例活生生地演义了王福波这个“诚信赢天下”的当代范本。

  换位思考,以心换心。作品着力描写和颂扬了王福波的财富观。这就是儒家的富而有道、和气生财、共赢致富、富而后教、富而好礼、调均贫富等思想观点,表现了在获得和运用财富中的民族优良传统和高尚道德精神与阔大智慧。作者以大量篇幅记叙了王福波在旧城改造、房屋拆迁补偿和小区开发建造过程中对这一财富观的实践。近些年,他怀着极大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到政府主导的棚户区改造中,把这作为一项为民造福、为城市树立形象、为政府分忧的使命来担当,坚持“拆建一片地块,造福一方百姓,结交一批朋友”的义在利先宗旨,秉持“理解对方、换位设想、共享共赢、亲诚仗义”的思想和工作方式,成功地破解了旧城改造中拆迁这一“天下第一难” ,融化了一个个“钉子户”,书写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如,他在登门看望一位70多岁、久病卧床的退休老干部拆迁户时,得知其唯一的儿子患了严重精神病,不愿出去租房、等待拆迁,王福波设身处地想到老人的困难处境,当即果断决定:打破惯例,马上给老人买一套现房,帮老人家搬进去。这一额外的关照,马上解决了双方的“难处”,“老大难”变成了“带头大哥”;另一位拆迁户在银行工作的丈夫为人担保一笔本息计160万元的贷款,逾期迟迟还不上,银行限期第二天还不上负连带责任,解聘下岗。户主孙女士一时找遍了亲朋好友,凑不齐钱,着急找到了王福波,他听后二话没说,立即拿出身上的一张存有200多万元的银行卡和身份证,写上密码,信任地交给对方,吩咐马上去银行取款还账。这笔“及时雨”及时保住了孙女士丈夫的工作,也使这个原本的“钉子户”变成了他的“铁粉丝”,后又成为了他的“好帮手”——公司销售部的总经理。作品特别描写了在拆迁补偿过程中,王福波坚持将拆迁户的利益放在企业的利益之上,坚持在执行有关拆迁补偿政策的基础上就高不就低,尽量让利于拆迁户,在对待回迁户上坚持优先予以照顾挑选。正是这些与其他开发商的不同之处,使得开发商与拆迁户这对“天敌”在他这里最后成了朋友,楼盘卖完后,家家邀请他去做客,营造了一片和谐的氛围。作品描述的这种境况,使王福波与其他房地产开发商的“唯利是图”、“暴力拆迁”行为形成了鲜明对照。以此赢得的广泛人心,也为公司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铺满阳光的康庄大道。

  爱心为人,热心助人。作品以极大的热情发掘、描写、讴歌了王福波的爱心,多维度展现了他的爱的情怀、爱的举动、爱的奉献、爱的社会效应。他始终怀揣古道热肠,记挂着家乡的父老乡亲和军营一起摸爬滚打的战友,长期坚持对他们扶贫济困,化忧解难;每逢重要节日都要回去看望村里的年迈病弱老人、五保户、特困户,送上礼品和钱;满腔热忱做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为贫困家庭孩子上大学拿学费,为村里出资修建道路。他对待企业员工像爱护兄弟姐妹,关心员工工作生活,努力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员工父母病重了,再忙也要买上营养品去医院看望;员工家庭老人去世,常常亲自或委托身边人员前往吊唁送葬……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特别关注跟他干事创业员工们的成长进步,注重提高他们立身立业的能力,言传身教给他们以激励上进的力量,努力给员工提供和创造事业发展的机会,提供员工自由进出的空间,更为独到的是他对当初一起创业、离职出去“闯天下”员工的仁厚大度,遇到困难慷慨地给予帮助扶持;对出去创业遭遇挫折、失利失败的“老弟兄”诚恳请回企业工作,等等,从多方面为各类员工创造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环境。这种在马克思经典论著中绘制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图景,在此得到了较好地体现。凡此种种,充分展现了王福波作为当代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宽广情怀和高远境界。就此而言,王福波己站在了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制高点。

  保持军人本色,勇斗邪恶。社会生活中,善总是在与恶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凸显出来的。在遇到某些顽劣之徒兴风作浪、为非作歹之时,王福波军人的本色、血性与胆魄便尽显出来,他毫不畏惧,勇于出手,与其针锋相对,寸土不让,从而起到了匡扶正义、正本清源的作用,让人心大快。

  ——播种美。美有各种表现形式和形态内容。《无衔将军》记述了王福波干事创业中努力追求完美、创造精美历程中许多生动的故事,并深刻挖掘了王福波热爱美的生活,塑造美的实践的内在根源:优良的传统文化滋养积淀了他崇美敬业的心理基础,火热的军营生活培育了他敢打必胜、勇争第一的血性精神,从而形成了他的做事信条:“不干则已,干则干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干一行爱一行,努力干好一行,做什么都要做到一流。他说,求美、爱美,才能变得更美。因而总是认真用心地去做事,努力追求卓越,精益求精,达求极致。作者不惜笔墨对此作了不少描写。王福波当兵一年,就成为一名优秀的侦察兵,第二年就以全师第一名的成绩进了师教导大队,当了副班长并考上了军校,尔后被选进团里、师里成为最年轻的机关干部……面对百万大裁军,他积极响应,主动申请报名转业,回到地方后,又成为主动申请下海经商创业的军转干部。他放下官架子,从捡破烂、收购废品开始,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用心研究掌握废旧物品回收出售之道,很快就垄断了菏泽地区的市场,成为“破烂王”;在收购废品从业队伍迅速膨胀后,他及时把目光投向了当时尚无人问津的装修装饰行业,并以他缔造的“装饰大世界”而获得了“装饰大王”的美名;当人们美化生活的意识普遍增强,装修装饰行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他却又主动转型,瞄准当时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超前干起了建筑防水的专业,他精钻细研,迅速成为山东名噪一时的“防水大王”;后来他又大胆进入了前景更加宽广的房地产行业,致力 “圆百姓生活之梦”,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老百姓建造买得起、住得好的房屋,为老年人建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公寓,为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建造艺术家聚集、文化精品荟萃的殿堂,打造了“华夏幸福城”、“天荷御园”、“锦绣中华”等多个精品住宅社区,展现了楼距宽绰,园林风貌,景观优美,建筑大气,文体兼具,生活便利,人和自然和谐相融的文化内涵和多种美的追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称赞。而这些优美建筑成果的形成,又源于他对建筑和书法艺术美的本质同一性的认知和理解。王福波自幼酷爱并坚持学练书法几十年,从中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建筑和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涉足房地产行业后,他经常将建筑看作书法,每一栋、每一个户型的结构、形态的对比、变化、差异、统一,就像写一个毛笔字,或行或隶或楷,都要有自己的风格,而一个小区就如一件赋有章法的书法作品。光写好一个字不够,必须写好每一个字,才能达到整体美、气韵美。他深切感悟到,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物化的美术,是人文精神的创造结晶,既是供今人居住和欣赏的,也是留给后人物质化的文化遗产,所以房地产企业家必须要有高度的人文关切情怀和责任感,关注和重视对人文精神的构造和建筑,更好地造福和服务于社会。也正是在这种情怀和理念的导引下,如今他又以菏泽市“双创”典型的模范作用,积极投身到国家正在大力倡导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当中,主动申请并获得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挂牌成立了“菏泽市返乡创业人员服务接待站”,同时拿出5000平方米的房屋,免费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办公场所和住宿,配备专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做好各种相应的服务保障等工作,并向全市在外地打拼的有志有为人员发出公开信,吁请他们返乡创业,共创幸福美好的生活。站在当今社会主义新时代,来看作品倾心记述王福波追求美、塑造美、播种美的事迹和精神,深刻呼应了当代中国亟需和正在大力倡导与培育的“工匠精神”、“精品意识”、“领先观念”。可以预期,播下美的种子,王福波和他身处的社会明天必将会有美的收获。

  道的求索

  细读《无衔将军》描写王福波的命运和创业历程,他的人生价值观的建立形成,他做人做事的成功,不难发现一个他区别于当今许多人的可贵特质:始终伴随着王福波创业创新前进脚步的,乃是他对道的孜孜不懈地求索精神。同时,这也是作品刻意强调、推崇和张扬的一个重要意蕴:王福波干事创业的成功,既是他坚持播种真善美的结果,也是他在创业实践中努力求道得道、勇担道义、依道而行的结果。

  ——道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和精髓。国人关于道的概念,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既包含着社会日常事物运行的普通和至高的道理,也包括各种自然复杂现象的普遍的、特殊的、本质的规律特点,还包含着人们的精神追求、伦理品德、人生信仰的根本理念形态等形而上的东西,因此古人讲,“道可道,非常道。”社会上一般常作为论说和判别是非的概念标准是,道有正道和邪道、仁道和霸道、大道和小道之分等。老百姓常讲,“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猫有猫道,狗有狗道”。其中蕴含的道理就是,依循天道地道人道才是正道,依正道而行才合乎仁道,才是光明大道,才是人区别于动物、干事创业的成功之本。王福波则通过自身的实践把道诠释为“天道酬勤, 地道酬善,人道酬仁,商道酬信”。分析他创业成功的过程,从个人创办的小微企业发展到资产达数十亿的企业集团军,靠的是奋力拼搏、敢打必胜的精神,是改革开放提供的机遇,是对行业技能的精研,是深谋远虑的决策,是秉持仁义礼智信的处事做人,综合呈现的则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和耕耘,更深层次上靠的是对道的求索和坚守,对道义的实践与担当。从政治信念上,他坚持走的是合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求的实业报国的宏阔大道;从普世意义上,他坚持走的是为民造福、互利共赢的符合人类共同价值要求的人间正道; 从对待他人与社会上,他坚持走的是正确处理利与义、舍与得、奉献与索取、独享与多赢关系的仁义之道等,书中描写的许多这方面的生动事例,读来都令人佩服,感叹其胸襟的阔大,眼界的高远,理念的卓越,实践的真诚,从而,他由此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为社会树立了军转干部、共产党员、民营企业家的良好形象,也为他率领的企业营造了有利的营商环境,助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历来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历来的大文人、大诗人、大文学艺术家都重视“铁肩担道义”,传道布道,以道化人,以道引人。解读《无衔将军》全书对王福波的记述,同样可以深切感受到作者这一强烈的时代担当精神。作者正是通过描写王福波对道的求索,努力担负起了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着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创新为动力、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具有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的优秀力作。

  应当肯定的还有,作者在体现文以载道的同时,也在作品创作的结构形式、表现方法上作了一些创新性的探索和尝试。如,采用大倒叙的写法,把人物出生后的童年青少年读书成长的故事,出乎意料地放到了最后一章,作为对优秀人物成长成才成功的土壤根基来探源,无疑强化了人们对人物成长的人文环境重要性的认识;采用“加工重塑”的写法,通过对王福波创新和创业发展题材故事的“打碎了重捏”,既依据事物发展的过程,又根据主题思想和章节观点的要求,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使思想更加鲜明,观点更加突出,更具说服力;引用名人名言,作为每章的章首语,画龙点睛,强化内容立意的深刻性、哲理性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作者对文学作品创作之道的一种探索实践,从而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厚重感、感染力和吸引力。

  笔者解读《无衔将军》,感触很多,最后可归结为一点,人间正道在于坚守弘扬真善美!唯其如此,才能顺天合律,得天意天时,赢人心地利,获发展壮大,最终取胜于天下。一个人如此,一部文学作品如此,一种行业事业如此,一个企业、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概莫能外。

  作者简介

  陆德军: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原在济南军区宣传部从事理论研究、宣传教育工作,后转业至某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工作,先后在中央、省市刊物发表新闻、言论、理论研究、业务探讨各类文章近千篇,古体诗词(楹联)、现代诗歌数10首;编著有《基层思想教育讲课艺术》等书。自幼酷爱书法,先后潜心临习王羲之、欧阳询、启功、吴昌硕、蒋维崧等历代名家书帖,书艺渐有所进,曾参加全国、地方多次书展比赛并获奖,其启功体书法尤受社会各界好评!

  (此文转载于党建网)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解读报告文学《无衔将军》及主人翁王福波的价值追求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时事新闻
   第04版:专版
唱响真善美的时代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