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30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油坊念活山药“致富经”
  8月28日,记者走进牡丹区小留镇吴油坊村,只见山药冷库一个挨着一个,人们忙碌着把山药从冷库搬出来运往市场,劳动场景随处可见。

  同行的吴油坊村党支书吴星君介绍,村里的群众能否脱贫致富,关键就在山药销售上。吴油坊村土质多为疏松沙土地,土质上下一致,最适宜种植山药。该村从八十年代就开始种植山药,自1996年引进山药新品种“长玉一号”后,单产量大增。当时加工企业需求量少,销售量低,群众不敢盲目大面积发展,还是以各家各户零星种植为主。

  而且,部分群众还在周边村庄和鄄城县部分乡镇承包土地种植山药,承包面积达到12000余亩。村民们为了提高收益,开始在销售时间和销售渠道上做文章,于是一些种植大户自筹资金在本村建起了冷库,采取上门收购的方式,在价格低时保存起来,价格高时出售。截至目前,全村共建设储量300吨的冷库32座。

  “山药收获后,不能长期保存,只能到周边城镇零售或集中卖给外地小商贩,没有价格自主权,价格较低,自从建了冷库后,我们村一年四季都有山药可卖。”种植户吴全民告诉记者,山药种植成本每亩约4000—5000元,主要包括种子、开沟费、竹杆、肥料、地租、种植与收获人工费等;产量每亩约4000—5000斤,市场价格一般在每斤2.8元左右,每亩净收入5000元以上。

  随着销售门路越来越宽,村民们开始和食品公司签订了订购合同,按每斤2.8元的保护价收购。有了保护价,村民再也不必为忽高忽低的山药价格而担心,保护价收购让群众吃了定心丸。

  目前,吴油坊村山药种植面积扩展到一万余亩。在该村带动下,周边行政村及相邻乡镇的山药种植面积也迅速扩大,总面积达到两万余亩。仅此一项,人均可增收一万余元。

  记者   李若生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今日牡丹区
   第04版:百姓问政·广告
   第05版:法治菏泽
   第06版:新闻·广告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民生·广告
牡丹区脱贫攻坚推进会召开
家庭农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农贸市场的新变化
农俗博物馆年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
吴油坊念活山药“致富经”
牡丹区环保整治“对症施策”
牡丹区举行中小学师德演讲比赛
中央美院教授作品巡展将抵菏
返乡创业园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