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30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庭农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8月27,记者走进位于牡丹区何楼办事处武赵社区的宏科种植合作社的家庭农场,只见近千亩高粱丰收在即,各色庄稼生机勃勃,郁郁葱葱,不少村民们在田间除草施肥,欢声笑语不时飘荡在田野上空。

  牡丹区人大代表杜春雷是这个农场的负责人。几年前,他看到国家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便萌生了流转土地开办农场的想法。于是就承包了上千亩土地成立了牡丹区宏科种植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目前已种植高粱1500亩,建立了24个草莓扶贫大棚以及向日葵、皇菊种植基地。

  “同样是种粮食,家庭农场实现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能大大降低成本。”杜春雷算清了一笔账,以种高粱为例,病虫害统防统治,施肥效果也更好,一亩地仅这两项就能节省120元左右;土地流转后全是机械插秧,比原来传统种植亩产增加150公斤,收割成本则由原来的每亩120元降到50元。杜春雷说:“总书记讲,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家庭农场就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搞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家庭农场发展,既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有力抓手。”

  家庭农场究竟能给农民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利益?杜春雷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出发展家庭农场的四个优点:一是把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不必再为几亩地辛劳;二是把村干部从管理农业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精力去做其他工作;三是土地转包户在正常收益的前提下可以从事其他工作,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四是承包户通过规模化经营,种田更为科学、更加集约、更有效益。

  “我们计划以家庭农场为依托,发展生态旅游业,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服务业‘三位一体’的综合经营模式。”杜春雷说,以后这里春季种植油菜花,夏季种植向日葵,秋天种植菊花,农场一年四季都可以赏花游乐,让农场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  

  记者  李若生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今日牡丹区
   第04版:百姓问政·广告
   第05版:法治菏泽
   第06版:新闻·广告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民生·广告
牡丹区脱贫攻坚推进会召开
家庭农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农贸市场的新变化
农俗博物馆年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
吴油坊念活山药“致富经”
牡丹区环保整治“对症施策”
牡丹区举行中小学师德演讲比赛
中央美院教授作品巡展将抵菏
返乡创业园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