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08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味书屋和“独立精神”
  □ 谢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用诱人的笔墨,展现出了水乡江南的迷人风采。江南孕育了诸多历史名人,氤氲着许多陈年往事,而三味书屋与鲁迅先生的故事渊源,更是撩拨着我蠢蠢欲动的心神。

  三味书屋位于绍兴市,原是鲁迅先生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家的书房。这是一所坐东朝西,南方居民房式的建筑,书屋里有大约十来张桌子。鲁迅当年的座位在靠东南墙角的位置,这让我疑心,鲁迅先生当年是不得先生青睐的学生,或许是家庭的突遭变故,每天花费不少时间为父亲买药,还要为家庭分忧,这“影响”了鲁迅的学业;另一方面,也加速了他对清末动荡不安社会的了解。我想,那时的鲁迅先生或许是位沉默而倔强的少年吧?凛凛然的硬骨头气概,在“三味书屋”里,就已经开始形成了吧?

  三味书屋是寿氏家族办的私塾学堂,有着独立的办学宗旨与严格的教学方式。清朝嘉庆年间,寿镜吾(鲁迅的老师)的祖父寿峰岚公经商失败,深谙官场腐败,宦海险恶,便立志办学堂,不再使儿孙涉足工商业。寿峰岚公还在自办的学堂里立下规章:在三味书屋里只准教授《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古人留下的文学古籍。这就意味着三味书屋不是为清朝培养仕官人才而设。书屋中有一块匾牌标示着“三味”之义: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在读书人对科举趋之若骛的时代里,寿家不仕科举,立足教育的平民精神,是读书人在科举时代下对主流价值观念的一种“叛逆”,其选择和坚守,体现出读书人的精神自持,是真正的“独立之精神”。作为一条家训,这种立足“独立”的平民精神,与寿氏家族注重对后辈读书人的培养,与寿峰岚老先生对封建时代的彻底了解悠然相关。对一个家境殷实而又饱读诗书的家族而言,没有了科举的压力与枷锁,致力于教育事业,收获的是更多来自民间的尊重与荣耀。

  鲁迅幼年受蒙于三味书屋,后又将“独立精神”光大,他“不殆于惨淡人生”的态度,与三味书屋有着一脉相承的聪明与睿智,甚至其精神内核,也有着同等的坚决。封建时代根深蒂固的主流价值观念,当官走仕途,就这样被他们从从容容地给PK掉了。但是,寿氏家族与鲁迅先生所处的年代不同,他们只是一般殷实的读书人家,文化视野、精神的深度认知与鲁迅先生没有太多的可比性。风云突变时代的鲁迅先生,是真正不殆于惨淡人生的勇士。鲁迅的大抱负与民生的理想,也不仅仅止于羽翼自丰、振翅洒水式的叛逆,有着寿家人所没有的锐利与深远。

  纵观鲁迅斗争的一生,我认为,“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的平民情怀与独立精神是先生给予自我的一个底线,也成为了他毕生坚守的一个底线。鲁迅先生非常懂得,物质状况、生存状态和生存现实对于斗争的支撑意义。据《中国文人的收入》一书记载,鲁迅的书稿收入、工资等等,加起来是一个中上等人家的收入。温饱之上的小康生活,是先生坚守与斗争的保证。那些投向敌人的刺刀与匕首,则是鲁迅先生在十余年国学浸湮,西方文化视野的开拓与启示,以及对国民性的深刻认识之上,做出的最顽强的反叛与诘抗。

  夏雨沥沥,我静静伫立在三味书屋窗前,雨打芭蕉,声声入耳。此时,秋雷阵阵,响彻天空,我似乎听到了一个喑唔叱咤时代下的洪钟长鸣和心灵絮语。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新闻·广告
   第05版:文学副刊
   第06版:楼市家居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民生·广告
三味书屋和“独立精神”
野 草
曹风
儿子的情愫
被摧残的荷韵
沪上游记
“抱”公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