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25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牛胜荣:心中有爱便是幸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牛胜荣看来,“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作为老师,她言传身教、爱岗敬业;作为妻子,她相夫教子、用心经营家庭;作为女儿,她孝字当头、不离不弃。无论是哪一种角色,牛胜荣都用爱、用心去做到最好。

  播撒阳光 温暖学生心灵

  “1988年7月大学毕业后,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牛胜荣回忆说,当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几十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她内心无比激动,发誓一定要做一个有爱心的好老师。

  在定陶二中工作的二十多年里,牛胜荣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校级干部,是爱的付出让她不断进步、成长。“在从事政教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孩子的问题只靠纪律惩罚是无法改变的,他们屡教不改。”出于对教育工作的挚爱,牛胜荣开始研究学生违纪行为背后的动机,系统学起了中学生心理学,并于2009年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2014年9月,牛胜荣和几位心理咨询师一同成立定陶心理学会。这是个公益性的组织,为了促进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成长,更广泛地给大众更专业的心理支持,他们每两周在实验小学举办心理沙龙。沙龙传播积极的心理学知识、家庭教育、婚姻关系成长技巧,促进人的自我成长。“2016年暑假,我们做了两期青少年心灵成长夏令营。”牛胜荣说。

  热爱学习 养成读书习惯

  “我从学生时代就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持续到上班依然没变。和我一样年龄的女人到快递公司多是取自己网购的生活用品或者漂亮衣服,而我来提的总是一包裹书。”牛胜荣笑着告诉记者,为此还引来别人好奇的目光。

  现在每个学期,牛胜荣都有自己的读书计划,阅读《教育机智》《教育勇气》《自主课堂》《自主学习》《生命的意义》《没有围墙的学校》《希望教室》等系列教育学心理学图书,并已写下读书感悟达20多万字。为了督促自己坚持,她加入了网上读书群,大家同读一本书,分享读后感。

  牛胜荣夫妻俩爱学习,也培养了孩子爱读书的习惯。闲暇时间,一家人或读书籍、或研究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前沿著作……牛胜荣主持的省级科研课题《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等,获得了省教育部门的高度肯定。

  用心陪伴 是最好的爱

  “父亲2002年12月突发脑中风,留下了后遗症,起初还能骑三轮车,自己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之后犯了两次,身体越来越差,几乎失去自理能力。”近一年来,牛胜荣的父亲大多坐在轮椅上,活动少,肺部功能减退。“去年冬至前后天气变冷,老父亲终于没能抗住,病倒了,咳不出痰,打嗝不止,呕吐不停。”

  陪伴是最好的爱。为了照顾父亲, 牛胜荣家、医院、单位连轴转,陪床、做饭送饭、洗衣服和尿布,一转眼就是28天。“平时都是母亲在照顾父亲,现在只有我离母亲最近,所以尽量排开班,能回家就回家,推他出来晒太阳,微笑着听他说些含糊不清的话。”

  2003年2月,孩子的爷爷也中风,只有一侧肢体还能行动,虽然有婆婆照顾老人,但是每个周日或假期牛胜荣夫妇经常回家照顾。2013年5月1日,婆婆摔断了小腿骨,住院20多天,手术后,婆婆伤口疼痛,在床上解不下大便,牛胜荣背着她走过长长的走廊到厕所,又为她收拾干净再背回来。

  让牛胜荣感到欣慰的是,儿子李响大学期间学习努力,成绩优异,年年获得奖学金,现已取得保送研究生资格。在牛胜荣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其乐融融,他们用爱构成了一个健康民主、积极向上的家庭。

  记者 张品

上一篇    下一篇
菏泽日报数字报|菏泽日报商业版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时事新闻
   第04版:民生·广告
牛胜荣:心中有爱便是幸福
清理杂草垃圾 提升道路“颜值”
2.3万元捐款救助患病职工
课本剧表演创新课堂教育
开“良方”帮丧子妇女维权解困
东方红大街夜市今日起停业改造
从打工妹到扶贫车间老板
脱贫攻坚切莫急功近利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