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关键,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和保障创新的基本法律制度,是国际经贸技术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值11月21日至27日中国专利周之际,日前记者走进菏泽市知识产权局,深入了解我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状况。
专利创造增量提质
知识产权工作只有服务社会创新创造,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产业,才能得到社会关注、领导重视、企业欢迎、发明家支持,才能筑牢成长的基础,才能集聚发展的资源。为此,全市知识产权系统将企业作为工作主体,通过宣传、培训、到企业现场办公、发挥政策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等工作措施,实现了专利申请授权增量提质。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数据,今年1-9月份,全市国内专利申请3679 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886件,居全省第十二位,同比增长23.7%,增幅居全省第十位。发明专利授权235件,同比增长89.5%,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825件,居全省第十五位;同比增长42.2%,增幅居全省第六位。PCT国际专利申请11件,居全省第十一位。在“第九届市政府专利奖”中共评出2015年度“菏泽市专利技术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5项,“菏泽市优秀专利发明人”奖10人,并对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目前我市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培育又迎来大好机遇,市知识产权局将着力提高专利创造的质量和运用水平,继续实施“工业企业专利创造提升计划”,重点推动无专利企业和高科技企业通过实施“工业企业专利清零计划”和“工业企业专利倍增计划”,提升企业专利申请量,培育企业高质量专利。在“产业提升工程”中积极作为,开展知识产权集群管理、专利导航产业试点、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培育经济增长点,着力打造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专利转化运用稳步推进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作用,通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形成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才能更加全面地发挥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服务作用。为此,市知识产权局积极推动专利转化运用,专利创造和运用能力不断提高。
据了解,2013年菏泽市发明协会成立,2014年,西部经济隆起带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落户菏泽,同年,开通了“12330”全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公益电话,完善了援助制度,构建了援助平台。目前,全市已引进实体服务机构2家,平台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7家。服务机制的建立,加强了与发明人的联系,更好地服务发明人技术创新和专利转化。
“十二五”期间,我市2件专利荣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件专利荣获“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获2014年度和2015年度市政府专利奖的专利共实现专利产品销售收入91.5亿元,销售利润14.1亿元,出口额6.9亿元。2015年全市专利权质押融资额21.3亿元,居全省第1位,占全省总质押额的四分之一。
为进一步推动专利转化运用,今年,市知识产权局启动了全市工业企业专利运营精准计划。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征求了县区管理机关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下一步将搭建企业专利创造和运用的平台,通过专利信息资源的分析,实现企业专利精准交易,产学研精准合作,知识产权精准服务。培育形成一批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经济贡献大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显著提高。
专利信息利用率大幅提高
企业的生存能力更大程度地依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头就是专利信息。专利信息资源利用,对于企业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市知识产权局申报了2016年山东省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专利导航和运营平台项目。重点开展了能源化工、机电设备制造和牡丹产业等三大产业的专利导航试点工作,组织了能源化工和机电设备制造等产业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扩大了生物医药和牡丹产业知识产权评议成果的应用。
市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于2014年5月份上线试运行,市知识产权局针对试运行阶段的问题及时做了调整和改进,当年6月份该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登录这一平台,可以直接搜索全市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大量信息资源,以专利信息服务为核心,涵盖产业专题数据库、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产学研合作、企业专利管理、专利中介服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内容,力求实现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随后,又对该线上平台进行了二期建设,主要是增加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强化服务功能。
目前,我市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全部完成,重点完成了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服务平台实体建设,服务大厅、办公区域、机房、中介机构集中办公区和培训教室等服务区已建成使用。相较以往,线上平台进一步增加和完善了板块内容,更加强化服务功能;实体平台着重专利技术实体展示,为供需双方提供线下服务。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强化
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有利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市知识产权局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在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三次被省局评为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先进集体。
“十二五”时期,市知识产权系统共受理专利侵权案件82件,结案76件,查处假冒专利案件129件。每年开展“护航”、“扫黄打非”、“知识产权领域打假专项整治”和“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等专项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千余人次,检查企业260余家,经营商场、药店1千余家,检查商品10万余件,其中专利商品3千余件,对138件假冒专利产品发出了责令整改通知书。与公安、工商、食药监等八部门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加强了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鄄城舜王城中药材市场列入国家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市场;中原科技电器市场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单位;联合公安部门确定26家企业为知识产权重点保护企业,通过进行回访,了解企业具体需求,细化工作方案,确保重点企业保护工作扎实开展。
今年,全市知识产权系统进一步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重点开展专利标识规范、专利食品、药品等领域执法检查,现已查处假冒专利案件47件,今年共受理专利侵权纠纷22件,结案22件。 记者 刘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