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4日 星期六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助民安 促民富 建设文明富裕新城镇
—— 郓城县随官屯镇扎实推进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工作纪实
郓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随官屯镇党委书记曹建文向市县领导汇报城镇建设情况
市委副书记李建华(左二)检查指导随官屯镇城镇建设工作
市委书记孙爱军(左二)、市长解维俊(右二)检查指导随官屯镇城镇建设工作
市委书记孙爱军(右一)检查指导随官屯镇经济建设工作
环境优美的居民小区
设施完备的镇卫生院
高标准建设的敬老院
高标准建设的学校
镇驻地建设日新月异
  什么样的城镇是人们理想中的幸福家园?在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当下,无论是大都市,还是小城镇,都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郓城县随官屯镇自2014年承担全国建制镇试点工作以来,坚持产城同创,不断膨胀城镇规模,着力构建“三项机制”,狠抓三个环节,全面实施“五个均等化”发展战略,初步探索出一条建制镇试点工作新路子。”随官屯镇党委书记曹建文的回答铿锵有力。 

  金秋时节,走进郓城县随官屯镇,现代化气息的多层住宅,四通八达的城镇道路,铺绿叠翠、竹柳婆娑的街心公园,展现了秀美风光,凸显了灵气,成为镇区的一道道靓丽景观。置身其间,浸透历史情愫的熠熠光彩,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日新月异的城镇建设,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活力四射的青春魅力扑面而来……    

  宏伟蓝图,令人心潮澎湃!  

  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体制力促“五个均等化”

  走进随官屯镇泰和社区、文昌苑社区、东西尹新村、汉石桥社区……现代化风格的住宅楼温馨雅观,与亭台广场、花园绿地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 

  在推进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建设中,应该为群众建设什么样的家园?随官屯镇的答案是,幸福宜居的家园。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随官屯镇积极探索,建立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体制。积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搭建镇村公共服务平台,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着力实现“五个均等化发展”,即新农村建设均等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环卫均等化、城乡交通均等化、美丽城乡均等化,打造出一个生活舒适、商业繁荣、交通便捷、休闲娱乐的幸福小镇。 

  大力推进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目前全镇已启动泰和社区、文昌苑社区、东西尹新村、汉石桥社区等7个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其中4个项目已建成并具备入住条件,汉石桥社区一期26栋楼房主体已竣工,佀楼王庄社区和谭李垓新村即将开工。同时,对未建设新型社区的保留村庄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着力打造村容整洁、村风文明、村民生活舒适的美丽宜居村庄。 

  扎实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镇区高标准建成了镇中学、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中心医院、中心敬老院和文化广场,开工建设了便民服务中心和市民活动中心;各社区建设了配套幼儿园及小学,4处社区服务中心、4处社区文化活动广场均已建成投用,在各行政村、社区设立了警务室,全镇已拥有20处小学、26处幼儿园、2处中学、2处医院、13处标准化卫生室,各行政村实现了适龄儿童4公里范围内就读、5公里内就医,师生比达到了省定标准。开展集中供水、供热、供气,全镇实现了自来水入户率100%,镇区供热、供气主管道铺设基本完成,各新型社区正在逐步实施集中供热供气,在各行政村推广秸秆炉等新能源供热,逐步实施统一供气。 

  大力推进城乡环卫均等化发展。建成垃圾中转站1处,购置小垃圾桶13000多个、大垃圾桶1000余个、钩臂式垃圾箱64个、垃圾转运车4辆、洒水车1辆、吸尘车1辆,粉刷镇村墙面80多万平方米,整治店外经营162户。在全镇46个行政村配备保洁员110多名,与富苑保洁公司签订托管合同,完善了“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镇村一体化垃圾收运处理模式,镇村垃圾集中收集率达100%。  

  深入推进城乡交通均等化发展。已完成镇区内10条、总长22公里的道路修建工程,在各行政村实施农村道路“村村通”“户户通”网格化工程,目前42个村78公里农村主干道、46万平方米农村胡同硬化及配套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农村出行条件明显改善,镇村同步实现了道路硬化,交通舒畅。 

  强力推进美丽城乡均等化发展。大力开展镇区环境综合整治,镇区主干道绿化率达100%,卧龙湖公园沿河绿化带正在施工;各行政村之间主干道两侧栽植绿化树30万棵,全面消除了裸露土地。完成主干道沿街商铺、住宅立面提升改造2万多平方米,积极开展了弱电入地工程。实行生活污水集中无害化处理,正在规划建设镇区污水处理厂,四个社区污水处理站已完成设备安装,在保留村庄实施农村改厕、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秸秆利用、种植养殖废弃物堆肥等综合整治工程,目前三合东、三合西、吕东、吕西四村改厕工作正在实施。全镇已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社区)1个、市级文明村37个。上半年以来,分别为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提供了观摩现场,受到市、县领导高度评价。 

  投融资领域改革创新破解“无米之炊”难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基础设施建设中,投资是重点也是难点。围绕试点工作,随官屯镇积极开展投融资领域改革创新,建立了政府引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体制。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开展试点以来,投入财政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城镇一体化建设。积极申请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镇教育、医疗、道路村村通网格化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田示范方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打破传统模式,政府从基础设施的垄断经营者转变为竞争性经营的组织者。通过财政补助、信贷贴息等手段,提高社会资本投资城镇化建设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大了民营企业在项目审批、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扶持力度。如:该镇洪达、富海、华灵纺织等16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投入100余亿元和7个新型农村社区项目总投资11.8 亿元资金,都属于社会资本投入。

  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投资运营。放宽准入,完善监管,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投资运营,支持其通过PPP等模式进入特许经营领域,该镇供热、供气管道铺设项目采用了政企合作模式,镇域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则通过采取PPP模式与山东凯天集团合作,撬动社会投资5亿元。

  扩展融资渠道。通过土地置换、入股、道路绿化权拍卖转让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镇区文化路商业街,随郭路商业街,文化路、沿河路、纬三路、聊商路等道路立面改造工程及部分人行道、管网配套工程均成功运用了新的融资模式,吸收社会资本7000余万元。

  得益于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体制,随官屯镇把镇村互动互融式发展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延伸点、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深入推进镇村发展一体化。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形成了4纵6横镇区道路整体框架,在主次道路、公共场所和集中居住区铺设雨污管网8753米、路沿石16公里、人行道5万平方米;主干道全部绿化、亮化,栽植绿化带2万多平方米,安装路灯400多盏;安全饮水净水厂、垃圾中转站和园区污水处理厂均已投入使用,4个污水处理站已完成设备安装,镇区污水处理厂即将开工,污水达标排放率达80%以上。 

  公共服务明显优化。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扎实推进全面改薄工作,建成了省级标准化幼儿园、医院、敬老院并交付使用,镇中学升级改造已基本完成,中心小学配套设施正在建设;文化路商业街已建成启用,便民服务中心、市民活动中心、卧龙湖公园、随郭路商贸街正在加快建设。   

  城镇风貌大为改观。镇区主干道绿化率达到100%,卧龙湖公园沿河绿化带已开工建设。对镇区内文化路、纬三路、沿河路、聊商路等路段沿街商铺、住宅进行了立面提升改造,呈现出一街一特色、一区一景点,既浑然天成、协调统一,又自然优美、清新靓丽的城镇风貌。倡导新能源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倾力打造“中国太阳能小镇”,亮化工程全部采用了新能源路灯,已开工建设的3个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达2亿元,占地面积2000余亩,总发电能力达50MW。   

  就地就近城镇化机制体制力促产城融合

  一个真正以人为核心的城镇,除了要有宜居的生活环境,更要有能让群众安居的富民产业和就业岗位。随官屯镇通过探索建立就地就近城镇化机制体制,构建起集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一体的城镇化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实现了城兴、业茂、人和的良性格局。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制订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办法,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人口平等享受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公共服务,确保他们“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发挥了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试点以来,共吸引30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落户该镇。

  开展土地制度改革。鼓励农民通过租赁、入股、置换、买卖等方式参与城镇化建设,试行以农民宅基地换取城镇住房,将节约的农村宅基地面积与增减挂钩相结合,使宅基地使用权具备充分的物权权能,并逐步纳入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对因群众在城镇定居导致的农村空置宅基地,慎重稳妥推进宅基地财产权的抵押、担保、转让。同时全面完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保了农村转移人口的林权、土地承包权不受损失。目前,全镇已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9470户72573亩,实现增减挂钩置换土地4290亩,为实施农业人口城镇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完善新型社区配套服务。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居住管理社区化和生活方式市民化,完善了已建新型社区供热、供气、供水、道路、管网、绿化、亮化、幼儿园、小学、警务室、社区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开展了保留村庄综合整治,让农村居民就地就近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到舒适的生活环境、便捷的社会服务。

  拓宽农民就业渠道。通过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积极实施产业脱贫,增加贫困人口就业脱贫机会。全镇建立产业扶贫点20个,为近500名贫困户及农村留守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借助镇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完善标准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促进城乡就业合理流动与公平竞争,面向农村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确保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机会。2016年上半年,全镇共开展农民技术培训20多次,受教育3000多人次,新增就业2000人次。 

  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就近城镇化机制体制让随官屯镇实现了煤化工产业链条延伸、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捷报频传、农业产业化发展硕果累累的可喜局面。

  精细化工园区规模日益膨胀。大力发展煤化工深加工循环经济,拉长产业链条,培育龙头产业。目前煤化工园区已建成5.01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到16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亿元,实现产值58亿元。 

  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成效显著。全镇现已发展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0家、建材企业3家、机械加工企业3家、酒类包装企业5家。 

  现代服务业发展捷报频传。以洪达、富海为龙头的大型物流企业发展到5家;建成农村淘宝镇级服务站1个、村级服务站16个。举办电商培训班23期,培训电商人才2400余人。王官屯村木材加工、于官屯村手工艺品、随西服装加工、李店村玩具厂等一大批特色企业,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带动200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多元。 

  农业产业化发展硕果累累。全镇依法流转土地8000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70家、农业产业化规模企业12家;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组织实施了“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20万亩农田示范方标准化建设工程”等项目,新建桥、涵、闸等小型农业水利工程500余处,新打机井100余眼,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耕种收机械化率达100%;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全镇蔬菜大棚发展到100多家,涌现出小池食品等1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种养加一体的产业链条;正在建设的30MW锐鸣绿茵光伏农业产业园、王官屯村光伏扶贫项目和于官屯村光伏生态示范园,开辟了光伏农业新时代。 

  “截至目前,镇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已形成4纵6横的镇区道路整体框架,镇村面貌大为改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40%、38%。”随官屯镇党委书记曹建文表示,下步工作中,该镇将抢抓郓城县实施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机遇,把握关键,精准发力,集中攻坚,力争到2017年,镇区规划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2.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全镇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元,实现公共财政收入2亿元,圆满完成试点任务,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着力将随官屯打造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样板小城镇。

  千帆竞发春潮涌,百舸争流正逢时!一个幸福宜居、文明富裕、产城融合的新城镇正阔步而来…… 

  文/图  通讯员  魏忠友  侯昌杰  郭建坤  王建光  刘考勇  记者 祝见华  郑华伟 

  (本版部分照片为资料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郓城县随官屯镇扎实推进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工作纪实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百姓问政·广告
   第04版:专版
   第06版:新闻·文化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民生·广告
助民安 促民富 建设文明富裕新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