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单县卫计局在全县卫生医疗机构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启了医院创新发展的新征程。在杨楼卫生院办公室里,年度工作目标一目了然:“医院管理年”活动精神为指导,医院“规范化管理”为主题,“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为目标,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扎实开展,带动了杨楼卫生院整体工作上水平,尤其在控制药占比方面,更是走在了全县前列。该院上半年财务报表显示,药占比为29.1%,远低于同级医院的40%的平均水平。
随后,笔者走访了多个职能科室,所见所闻佐证了医院创新举措:成立药占比工作领导小组和控制抗生素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院科两级考核量化管理,实现科室药占比管理总控制,院长担任两个小组组长,科室主任对医生合理用药担负监管主体责任,确保机制长效推进。
据悉,该院坚持国家基本药物制和药品集中招标制,优先选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低价药、新农合目录、医保目录内药品,在保证群众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将一些“高价药物”拒之门外。
重点监控抗菌药物、杜绝抗生素滥用是杨楼卫生院有效降低药占比的又一重要举措。在洁净有序的药房里,笔者看到了划定的十几个区域,每个区域内整齐放着不同医生签名的处方。工作人员孟德慧向笔者介绍说,他们每天对临床用药实时监控,每月都要对临床医生处方进行点评。目前,该院按抗生素门诊处方≤20%、急诊≤40%、住院≤60%、激素≤10%的指标,达到“医院管理年”的要求。
该院坚决杜绝大处方,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能用基药不用新特药”的原则,执行“原则上门诊用药不超3天、出院药不超过7天、门诊处方不超过30元”的制度,在保证患者用药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避免了医药资源的无端浪费。
该院组建了专职队伍,实施好公共卫生项目,并将医改项目量化分解到对应科室,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摒弃“重治轻防”传统习惯,从源头上降低了药品使用率。
“让利于民,缓解群众‘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提升群众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满意度。”杨楼卫生院院长李明说。
通讯员 刘厚珉 张凯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