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重金求才
如果用“求贤若渴”形容民营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实不为过。山东鲁花集团商贸有限公司菏泽分公司在6月16日的大中专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带来了3个工作岗位。“我们对求职人员的要求很低,就是希望他们能踏实下来,用心学习,融入到我们企业的文化氛围中来。”企业招聘负责人王先生表示,求职者在询问时第一句就是“给多少工资?”而不是“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在这样的心态之下,无论我们企业能给予他们多么好的后期发展晋升空间,他们都不再关心。”
记者走访十几家民营企业发现,昔日依靠廉价劳动力从事初级产品加工的企业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走技术研发靠产品创新取胜的企业。在这种形势之下,企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急剧提升。而现实情况是,企业的需求和社会的供给并不对等。
“在我们网站上投递简历的求职者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到20%-30%,但是在我们网站的4000多个招聘职位中,对大专以上专业人才的需求远远超过这个比例,这就存在一个需求大于供给的现象。”菏泽招聘网招聘顾问李红分析到。
求职者:挑剔选主
招聘会现场,民营企业的“低姿态”着实令人感动,昔日挑剔着选人进厂的盛景已经不在,取而代之是毕业生的挑剔选主。
旅游学院专科毕业的潘美灵在招聘会转了一圈,已经收到了一沓招聘企业的招聘材料。“希望找个文员行政、或者旅行社的工作,今天有是有但是还想再看看。”潘美灵说,对于工作,她并不是非常着急,还是希望能找一个工资待遇、工作环境都可心的工作来做。
“企业给的工作是可以,但是得先去车间工作,工作好了,才有可能提拔为车间主任,这样太累了。”应届毕业生李群,看着企业给出的2000元月薪、月休6天、三险,犹豫了一下,还是离开了。
威海职业学院毕业的杜鲁飞在期望月薪一栏中,毫不犹豫地写下了5000元。“我学的是韩语翻译,同学们外地工作,月薪就是四五千元。”“在菏泽,招韩语翻译的很少,英语还可以,你可不可以考虑换个其他的工作先过渡一下。”招聘顾问李红问道。
“我想,我还是从事本专业吧,不然就浪费了,再等等吧,不着急。”看着潇洒离去的求职者,李红无奈地摇了摇头。“对于求职者,完全可以先找一个工作过渡,为什么非得等着呢?”
记者从招聘会上了解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民营企业也大多有了各自完善的用人机制。我市某著名食品企业负责人刘经理说,与国企相比,民营公司的规模普遍较小,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毕业生不必像在国营单位一样,始终集中在一个具体的小职位上。“在民企,职员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公司的各个流程,接触各种各样的知识,学习机会多,发展潜力大。”
招聘会上,记者也听到了这样的声音:“现在的孩子,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来自农村,普遍怕吃苦。”不少招聘企业反映,毕业生往往进入公司一两年就离职了。“只要再坚持坚持,就可以从基础岗位上开始晋升了,离开了确实很可惜。”
专家:大学生应该先放低姿态
“民营企业工作不稳定,随意性强。”采访中,许多有过长期实习及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抱怨民企的工作环境不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表示:“民营企业的一些优点,也是国企不具备的。”大学生应该先放低姿态,不要总想着单位能为自己提供什么,先想想自己能为单位做什么。而想要留住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民企还需要进一步规范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让求职者没有后顾之忧。记者 祝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