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策指引。人行联合市文化局、旅游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先后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各金融机构制定支持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加大对信贷投入,推动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构建银政企三方协作平台。配合文化旅游部门提出具有东明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组织辖区金融机构参与项目筛选、论证,并将黄河文化、庄子文化、书画、文化旅游、武术培训等传统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作为支持重点。
健全考核机制。东明庄子文化园是以庄子文化为核心,以休闲游览、餐馆、农业观光、民俗工艺、拓展培训为主要经营业态的文化产业园。东明县把文化产业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将扶贫工作目标纳入考核机制,将贫困人员就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考核目标。
创新信贷产品。相继推出“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小额书画质押贷款”等产品,农商行对书画、工艺品承接订单发放加工户贷款。对传统文化产业户可凭贷款折“随用随贷,随有随还”,支持文化小微企业遍地开花。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为文化产业发展实施综合服务。从结算、票据、现金管理、担保融资、信用卡等多方面向优质传统文化企业倾斜。开展“企业信贷服务行”活动,支持辖区文化用品企业发展。利用地方融资模式,支持文化馆、体育场馆、文化广场等传统文化公共基础设施的开发。
延伸支付业务。全县金融机构布放ATM机、POS机共5684台,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硬件支持。据了解,全县休闲娱乐、旅游餐饮、图书报刊、网络文化、艺术培训等文化行业金融服务覆盖率达100%,企业和个人的各种结算方式任意选择,游客消费等方便快捷,网络支付应用水平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