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成武县人民医院敢为人先,超前意识、创新思想,实现了医院快速发展与群众认可度的同步提高,在全市多个方面都荣膺第一。在全市率先通过菏泽市首家“二甲”医院现场评审,被誉为我市“二甲”创建工作的起始点,是崛起于鲁西南地区一颗现代化医院的明珠。医院目前占地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5.2亿元;在职职工1043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9名,中级281名,市、县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名,编制床位800张,开放床位1000张。设有37个临床医技科室及重症监护中心,4个市级重点专科,年门急诊量40万人次,年收住院病人3.2万人次,年住院手术9500余例。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医院。先后获得国家级爱婴医院、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行风民主评议先进单位、山东省医院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优胜单位、山东省惠民医疗先进单位、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100多项荣誉称号。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成武县人民医院紧紧围绕“人才兴院,科技强院”发展战略,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采取阶梯式、全覆盖式人才培养战略,储备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5年来,累计引进统招硕士研究生25名,医院与青岛大学联合培养在职研究生三批共75名。截至目前,全院共有101名硕士研究生,324名本科毕业生,他们融入医院发展的大潮,形成一股新的动力,助推医院医疗技术快速发展。
医院依据学科发展规划,进行重点人才培养。工作5年以上的医生到省级医院培训,工作10年以上的骨干医师到北京协和医院、301医院、阜外医院、积水潭医院、上海华山医院、长海医院等全国一流的国家级医院二次进修培训。
人才是发展的源动力,技术是发展的保障。近几年,医院成功开展了一系列新业务、新技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关节镜技术、椎间盘镜技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侧枝激光闭合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脏射频消融术、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置管术等,为重点学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5年11月29日,在全市第二批市级重点专科评审中,我院的心内科、呼吸内科、骨科及普外科4个专科顺利通过评审,通过率超过全市总数的1/4,市级重点专科数量位居全市二级医院之首。
创建教学医院 促进技术提升
医院优良的教学传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1995年成为泰山医学院实习医院,2002年,通过卫生厅评估,成为泰山医学院实践教学医院,2013年,开始承担泰山医学院本科四年级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医院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师资培训,完善教学设施,改善教学条件,实践和理论教学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们的肯定。
临床教学是医院全局性工作,院委会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教学工作。成立了由分管院长负责的临床教学委员会,各科教研室主任担任委员,科教科专职管理临床教学,设立专职管理员和学生辅导员,成立内、外、妇、儿、五官5个教研室,明确了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秘书职责,各病区设教学组长,配备教学秘书,每学年都召开临床教学会议,使临床教学工作形成了完整的管理体系。
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带教老师要思想过硬,责任心强,能以身作则,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教师既要带作业、带技术,更要带思想、带品德,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临床教师管理有淘汰、有奖励,对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发放教学补贴,对授课教师发放讲课费,带教教师有带教补贴,优秀教师职称竞聘优先考虑,这些政策极大提高了教学人员的积极性。
教学管理上,新教师、新内容都要进行试讲,所有学科都进行集体备课,院长、副院长也亲自为同学们授课。执行谁上课谁见习的原则,每组见习人员不能超过7人,确保了见习师生比,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艺术和教学效果都进行量化评分。
硬件上,医院建设了可容纳百余人的多媒体教室,配有空调、功放、投影仪等教学器材,教室总面积近300平方米,可供上课和自习,可举办多种讲座;小会议室可容纳50余人,可进行各类教学会议,还有100平方米的专用示教室。主干课程学科设计齐全,学生人均实习床位8张以上。
2014年8月,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心分设十个训练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拥有各种模拟人、器官插管模型及各种切开、缝合、打结、引流及穿刺模型,可供60名学生同时培训,用于教学的固定投影仪26台。图书阅览室拥有纸质图书7000余册,2016年将建成中国医药数字图书馆,面向学生开放。考试中心配备了题库软件,可供24名学生同时人机对话考试。
医院为学生提供了水电、暖气、空调、网络齐全的住宿床位190余张,餐厅卫生条件好,并设学生特价窗口,原价5元菜仅需花费2元。每年教学经费投入均大于医院业务纯收入的1.5%。积极组织同学参加社会活动,学生也参与到医院的各种职工活动中。
多措并举强质量 医患和谐保安全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疗安全的保障和医院生存发展的基础。医院始终把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作为医疗活动主线,多措并举,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医院大质控体系开始运行。2015年5月成立了质控科,该科室负责全院医疗质量的控制管理,组织协调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监督、检查、分析和评价。通过定期组织医疗质量考核,判断医疗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全院的医疗质量。
加强重点病人管理。对重点病人实行日报制度,加强巡视及会诊,科主任及护士长负责督促、检查对重点病人诊疗、护理的落实,及时调整诊疗护理方案及措施。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医院目前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已达165种,覆盖20个临床科室,入径人数占住院总人数的65%。
严格控制药占比,确保合理用药。根据科室专业合理制定“药占比指标”,并将“药占比”与绩效分配相结合,目前医院药占比在30%以下,为全市最低。持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坚持合理用药的原则,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加强围术期抗菌素预防用药管理,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做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严格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的原则,保证医疗安全。
加强医患沟通。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将医患沟通作为一项服务融入医务人员的具体诊疗活动之中,履行知情同意和告知义务,提高医患沟通的技能和水平。重点出院病人管理,加强出院回访,出院回访率达80%以上。
管理精细化 实现医院科学化
2015年,成武县人民医院把精细化管理作为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在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服务质量、节约运营成本等方面树立“精细”理念,提升了医疗技术和品质。
经济运行精细化,就要做到以“医疗增加值”为核心的经济运行模式,通过降低药占比、控制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医疗增加值提高。
医护质量精细化,就要做到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进一步完善医院、职能科室和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把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形成一套有目标、有管理办法、有监督手段、有考核措施的管理体系。
总务后勤精细化,通过严格细化审批制度、建立健全手续和流程、创建信息化、数字化后勤保障平台等措施,落实制度、控制成本、强化管理、建立规范化、流程化后勤服务体系。
绩效考核精细化,医院制定公平与量化的员工个人绩效考核办法及时调整人事绩效分配方案,试行年终二次分配机制,根据医务人员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个人成长和科室医疗增加值另给予积分制管理,合理拉开分配差距。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医院管理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医院信息化起始于2007年,近年来在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又升级了临床路径系统、手术麻醉系统、心电监测系统、门诊电子病历系统等模块,并进行了数据中心建设。实现了信息化建设全覆盖。医院信息化大幅度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和灵魂是全面质量管理,以刚性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强化责任的落实,使组织内各管理单元从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从传统的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从而实现“零缺陷”的服务目标,让患者真正享受到安全、方便、有效、低廉的医疗服务。
人本服务 病人需求至上
服务是发展之本。近年来,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病人需求至上”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实施着每一项惠民、利民工程。
制定门诊病人次均费用最高不超过230元,住院病人次均费用控制在4760元的费用标准,降低平均住院日,严查不合理用药。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及高值医用耗材管理,要求门诊CT、彩超检查阳性率超过50%,住院CT、彩超检查阳性率超过70%;在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形成综合服务大厅、门诊服务中心、病房服务中心三个中心联动、全方位覆盖的便民服务模式;坚持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的服务模式,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受益患者达15000人,为患者垫付资金近亿元;各病区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全覆盖;与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及心脏监护中心,患者不出医院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省级专家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全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使病人在诊疗中的各个环节都顺心、方便、快捷。
根据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医院2014年10月1日开始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数字显示,此项改革,每年为患者节省药品费用约2750万元,确实让就诊患者得到了实惠。
2012年医院医疗收入1.69亿元,其中药品收入占46%;2013年医院医疗收入1.75亿元,其中药品收入占41.3%;2014年医院医疗收入2.14亿元,其中药品收入占36.3%;2015年医院医疗收入2.7亿元, 其中药品收入占28.5%。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一升一降,显示医院收入结构更加合理,医疗增加值逐年提高。这一变化,提升的是医院的服务质量,受益的是患者。
2015年8月,成武县人民医院为拓宽市场、精准帮扶,对孙寺镇和白浮图镇两家中心卫生院进行托管,挂牌成立分院,利用托管平台,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提升服务空间,促进辖区就医环境、人才梯队、医疗设备、业务技术、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双方实现信息平台共享、医疗设备公用、医疗资源互补,突破了基层卫生院发展瓶颈,把医疗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为提升全员职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医院组织开展了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职工运动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展示了职工的精神面貌,增强了职工的荣誉感和凝聚力。同时,开展十佳学科带头人、十佳医德标兵等评选活动,在典型带动下,医护质量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信任度提高了,医院获得了持久的发展动力。
硬件现代化 强技术后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建区域一流医院,不仅需要一流的软件服务,更要有一流的医疗装备做后盾。结合医院实际,在严格论证、科学决策的基础上,近五年来,引进了一大批高、精、尖医疗设备。医院现拥有德国西门子64排螺旋CT、美国GE磁共振、飞利浦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美国GE-E8四维彩超、德国费森尤斯4008B型血液透析机、迈瑞心电遥测中央监护系统、海德超声定位电磁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万曼无创呼吸机、美国强生超声刀、西门子骨科c臂、德国脊柱微创手术系统、美国施乐辉关节镜、奥林巴斯高清三晶片腹腔镜、德国STORZ胸腔镜、奥林巴斯CHF-V电子胆道镜、静脉曲张激光治疗系统、美国Mammotome EX乳腺微创旋切系统、以色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德国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澳大利亚爱里克斯眼前节YAG激光、眼底造影仪等大型先进仪器设备共400多台套,为病人进行科学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借力腾飞 医院多元化发展
2014年上半年,按照医改要求,积极进行股份制改造,经多方考察、反复论证,认为引进社会资金符合国家政策,有利于加快医院发展。2014年10月份成武县人民政府与山东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组建了山东合惠医疗有限公司,省水发公司以资金入股,持股51%,县政府以县人民医院现有资产和技术团队入股,持股49%。县人民医院为其唯一的全资子公司,借助省水发公司注入的2.65亿元资金,全面发展医疗卫生、养老康复等产业,打造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高地、养老康复服务总部。
合惠医疗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人民币建设的成武县养老康复中心,占地面积49988,总建筑面积56448.31,其中介助养护中心(364间,618床)18500.8,介护养护中心(147间,330床)11404.0,全介护养护中心(149间,397床)11404.0,门诊、康复、老年健身、教育、餐饮等配套设施10710.0。设计床位1345张,已于2015年8月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12月份投入使用。
成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院发展,已将一中旧址89亩地划拔医院进行扩建,医院目前正在进行医疗院区整体规划设计,医院规模与布局更适应现代化医疗中心的需要,做到流程方便、功能到位、布局合理,并预留发展空间。规划建设门诊医技楼、妇儿综合楼、科研教学楼、高档次体检中心等,力争2016年底前开工建设,2018年竣工使用,届时医院整体建筑面积达10万m2,开放床位1200张,预计三年后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医院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创建三级医院是成武县人民医院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战略目标,医院将以创建三级医院为契机,力求在医疗技术质量、人才梯队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和科研教学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新的跨越,充分发挥在全县医疗科研教学方面的龙头作用。
乘风波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成武县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团结一心、开拓进取、乘势而上,把医院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们深信,成武县人民医院,这颗诞生在鲁西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必将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记者 王重庆 通讯员 孙为海 李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