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09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亲在,是我最大的幸福”
——鄄城县杨娟侍母十年不言苦
  有人说:“幸福的家庭大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一个平常的人来说,家庭是什么?家庭是温馨的避风港,是心灵的栖息地,然而,对于鄄城县供电公司的员工杨娟来说,家庭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更多的担当,更多的付出,也意味着更多的坚守。

  2006年3月,杨娟的母亲因常年身体不好行动愈发迟缓,经常眩晕不停。到省立医院检查,确诊为患有少见的先天性颅骨凹陷、脊髓空洞症,需要立即实施手术治疗。手术后,母亲吞咽神经麻痹,又造成肺部感染,一个多月的治疗也不见起色,省立医院一天下几次病危通知,要杨娟准备后事。

  “母亲,她才刚刚55岁啊……”杨娟泪如雨下。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是坚守还是放弃?如何抉择?

  杨娟说:“母亲疼爱我的一幕幕在脑海里呈现,我又怎能轻言放弃……”

  经过和医生沟通,杨娟带母亲回到县医院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躺在病床上的母亲,气管切开、身上插着氧气管、胃管、尿管,杨娟尽心尽力地照顾着母亲。一天天、一月月,她用赤诚之心维系着母亲的生命!

  经过小半年的治疗,母亲的病情趋于稳定。但她全身没有知觉,生活无法自理……医生也说没有再治疗的意义,回家吧!杨娟只能把母亲接回家保守治疗。

  父亲多年来患椎间盘突出,身体状况也不好,妹妹还小,护理母亲的重担便由杨娟一人承担了起来。母亲肺里老有痰,每天要吸痰无数次,杨娟便跟护士学会了吸痰、冲洗尿管、护理气管接管等护理知识,家里购买了氧气瓶、吸痰器等医疗器械,照顾母亲也慢慢从刚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有条不紊。

  由于母亲不能自主吞咽,杨娟要把有营养的各种食物用搅拌机打碎成流质液体,再用针管通过胃管打进母亲胃里。没有知觉的母亲吃流食导致大便干结,杨娟就用手把干结的大便一点一点抠出来。每天晚上要清理吸痰器、消毒气管套管,照顾母亲小便数次,为防止母亲生褥疮,每天要给她翻身,擦洗身子,按摩僵硬的肌肉。“一天我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有时躺在床上也不愿意起身,但扭头看着母亲慈祥的面庞,酸涩的眼睛怎么也闭不上……”说到这里,杨娟哽咽了。

  由于母亲经常全身抽筋,疼痛难忍,气管切开发不出声音,吃止痛药都不起作用。她不想成为家人的的累赘,总觉得她在受罪,亲人在陪罪,于是她就用稍有一点知觉的左手拔掉胃管……杨娟紧紧地抱住母亲,告诉她:“妈,有你在,我们才有‘家’,有家才会有幸福和温馨……”

  这十年,杨娟把工作之外的时间几乎全部用在照顾家庭、陪伴母亲上。杨娟眼含着泪花说:“为母亲擦洗身子的时候,有时她会轻拍我的手,抚摸着我的脸,我知道妈妈这是在心疼我,每当这时我就眼里噙满泪水,不敢抬头看她。” 

  有道是“孝敬老人天降幅”。随着多年对母亲的精心照料,母亲走出了阴影,逐步摆脱悲观厌世情绪,身体渐渐好转,笑容时刻在母亲的脸上挂着,母亲创造了一个此病症在医学界长寿的奇迹。杨娟说:“我深感做的还是很不到位,母亲辛辛苦苦养育了我,在我心中,她是我们子女的靠山、主心骨。老太太快乐地活着,就是我们最大的福气。” 通讯员 陈曦 记者 焦同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鄄城县杨娟侍母十年不言苦
~~~——鄄城县杨娟侍母十年不言苦
~~~——鄄城县杨娟侍母十年不言苦
~~~——鄄城县杨娟侍母十年不言苦
~~~——鄄城县杨娟侍母十年不言苦
~~~——鄄城县杨娟侍母十年不言苦
~~~——鄄城县杨娟侍母十年不言苦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今日牡丹区
   第04版:县域新闻
   第05版:法治菏泽
   第06版:楼市家居·广告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民生·广告
“母亲在,是我最大的幸福”
一路风雨一路情
鄄城县交通运输局为患病职工捐款
校园"小老板" 义卖义捐献爱心
遏制“野蛮装修”还须齐抓共管
菏泽逸仙体检开业十周年优惠大酬宾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