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菏泽日报社社长常健在多次工作调研时发现,菏泽虽然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但由于缺少挖掘和传承,一些优秀的历史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一些文化遗迹已消失殆尽,现有城建中缺少体现历史文化的建筑,城市公园绿地虽多,但非人文景观。为此,他提出建议,我市应在现有公园、绿地里建设文化长廊、雕刻、石刻等体现菏泽历史文化的“符号”。今后规划建设的公共建筑在设计上也要体现历史文化元素。一些历史遗迹如清代曹州府衙门、原省立六中旧址等可立碑纪念。对于现有历史遗迹如黄巢点将台等一定要保护好,不要一“开”了之。
而与之有同感的靳海岩、李雪晴、赵巨声等委员也对赵王河公园建设及鲁西南特色文化传承提出建议。
市文广新局负责人办复时表示,根据建议,市文广新局立即对建议做了专题讨论和研究。近些年来,市政府对融入历史文化元素进行不懈努力。2007年建成鲁西南民俗博物馆,并对外免费开放。该馆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以地方民俗文化为主题背景和文化内涵,藏有明清以来的民俗文物3012件,设置5个展览展示鲁西南风土民情的文化景观,设有《菏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堌堆遗址保护已纳入山东省鲁西片区堌堆遗址总体保护规划。通过调查研究,菏泽现存堌堆形聚落遗址182处。在做好保护规划和方案的基础上,我市拟建立堌堆遗址博物馆,根据考古发掘复原的房址、墓葬、窑址等,介绍堌堆形聚落遗址文化内涵。2015年,我市拟建立18个乡村记忆博物馆,目前已完成4个博物馆建设。黄巢点将台即凤嘴堌堆遗址已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对于委员提出的在现有公园、绿地中建设文化长廊、雕塑、石刻及在城市景区及其他城市休闲地点增设各种雕塑和建设鲁西南文化园的建议,市文广新局已多次与规划、住建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争取注重文化特色建设,在公园、绿地、道路、广场等公共空间规划建设中融入“一都四乡”、“历史文化名人”、“鲁西南民俗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因素。
在前期设计方面,市规划局有关人士则表示,目前,有关专家学者已就红色文化、冀鲁豫边区南下历史文化、庄子文化、堌堆、民俗等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探讨,为编制我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提供借鉴,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尽可能融入更多本土的历史文化元素,提升建筑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