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15日 星期一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如何治理“狗患”
  近日,单县防疫站,一名幼童在注射狂犬疫苗。孩子的奶奶说:“孙子喜欢逗狗玩,没想到被小狗咬伤了手指!”

  亟待控制狗的数量

  “现在养的狗忒多,又脏又乱又吓人。”采访过程中,许多市民都有这样的感触。养狗让人 “闹心”,不少市民反映,应该严格控制狗的数量。 

  “从家里走到小区门口,能碰到六七条狗。”单县舜师名园居民张静说,“走在大街小巷或居民小区,乱跑的宠物狗、流浪狗随处可见。”一宠物门诊负责人介绍说,狗对陌生人很警觉,一旦感觉到人的动作具有危险性,常常第一时间自卫,即便是宠物狗,也会伤人。

  在单县白云路宠物交易市场,笔者看到,出售宠物狗的摊点沿着马路摆成一排,挑选、购买的人特别多,其中有老人,也有小孩。一家摊点主人告诉笔者,他在这里摆摊已有多年,买卖不错。

  狗惹祸,错在人

  单县退休职工袁道明说:“治理狗患,刻不容缓,尤其是大犬严重威胁到老年人和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一些市民反映,大街上、小区里流浪狗太多,到处是狗粪便。饲养宠物的权利应受到尊重,但尊重也不能成为放纵的理由。有人认为,虽然养狗是个人私事,别人无权干涉,但它折射出人们的个人修养、公共意识和法制观念。狗没有错,错在人,养狗就要负责,每个养狗人都不抛弃不放弃,文明养犬。

  治理“狗患”需合力

  单县法律工作者严志勇认为,治理城市“狗患”,不仅是饲养者和政府的问题,还须全社会参与,形成合力,日常管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通过法律法规约束养狗行为。

  该县社区工作者葛艳丽则认为,养狗居民要在社区登记信息,定期带狗打狂犬疫苗,为狗做统一识别标记,写清狗主人住址、社区名称等。

  对于“狗患”治理容易反弹问题,许多被采访者表示,人是关键因素,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和道德修养,引导公民文明养狗。

  通讯员 刘厚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版
   第04版:时事新闻
   第05版:时政新闻
   第06版:专版
   第08版:民生
危急关头,他奋不顾身冲上前去
图片新闻
喜糖里吃出小虫子 经工商调解获赔偿
摄影展里看菏泽
陈水义将获取政府救助
受损耕地已回复原貌
警企联动 又逮12只电耗子
移动4G为菏泽学院大学新生添翼助威
创业梦想伴着“健身”启动
城市,如何治理“狗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