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结束的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不要把财政增收的“宝”过多押在房地产上,而要坚持优化收入结构,着力推进“四化同步”培育壮大财源。这就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面对当前发展的大环境,财政收入对于房地产业的过度倚重已经不合时宜,对于增加财政收入的正确态度是,要立足长远,按照科学发展和加快发展的要求持续优化收入结构,多渠道培植财源。
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全市房地产业实现税收12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17.6%,占全部地税收入的20.6%,制造业实现收入占比仅比其高5.8个百分点。从县区来看,房地产业更是其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撑点。但是房地产税作为阶段性税源,受政策和税源状况影响较大,过多依靠房地产业实现财政增收是一把“双刃剑”,其弊端和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对房地产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房地产发展环境日益趋紧,如果我们还把财政增收的希望过多放在房地产上,有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一方面引导房地产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一方面坚持及早着手、主动调整,多渠道培植财源、壮大财力,着力推动财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着力推动财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壮大主体财源。要把工业经济作为培植壮大财源的重中之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富民富财政的项目。要精心组织工业经济运行,因企制宜,分企施策,做到成熟企业抓膨胀,困难企业抓培育,问题企业抓整改,新上企业抓达效,切实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要立足资源优势,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高质高效发展,不断膨胀规模、壮大实力。
着力推动财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新兴财源。城镇化是我市发展的短板,也是潜力所在。要大力推进产城融合,积极搞好城市综合开发和公益设施配套,健全完善土地收储和经营机制,切实做好城市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经营文章,摒弃单一依靠土地出让金支撑城市发展的路子。
着力推动财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基础财源。要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在确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的同时,引导农民搞好牡丹、山药、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要突出龙头企业、市场体系“两大重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提高农业财税贡献能力。
着力推动财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培植特色财源。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壮大优质财源的重点,以“四大载体”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积极发展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财源建设新亮点。
着力推动财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还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激活潜在财源。要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增强统筹运作财力的能力。要抓住国家将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的机遇,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财政优势。要健全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力争在土地、矿产、特许经营权等收益性资源配置上实现较大突破。要依法加强征收管理,确保应收尽收、及时均衡入库,不断提高理财聚财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