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02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扫墓孝心怎能明码标价交易?
  新华社记者  潘德鑫

  清明将至,不少网店纷纷推出新业务——“代客扫墓”,但生意惨淡,多数网店交易额为零。“代客扫墓”遇冷体现了国人对传统孝道的推崇、对已故亲人的尊重,孝心不能被明码标价!

  近日,部分网店“别出心裁”,将电影里代人扫墓哭丧的情节变成现实,推出“代客扫墓”。买家只需支付几百元,店主即会按买家要求在清明节祭祀扫墓,代跪代哭代献花。不少人惊出冷汗,孝心怎能这样明码标价?庆幸的是,多数网店的“代客扫墓”业务暂无交易。

  清明扫墓古已有之,寄托后人对已故亲人的哀思,是中国孝道文化的一部分,亲力亲为方显诚意。少数支持“代客扫墓”的网友,理由无非是认为祭拜的是鬼神、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如果确实没有时间回家上坟,找人代办也不为过。

  这样的理由显然站不住脚。扫墓不仅是扫清坟前的秽物杂草,更是让常处喧嚣的我们,清除离乡之后可能沾染的不良之气。

  其次,清明节现已有法定假期,只要有心,大多数人还是能回家扫墓祭祖的。当然,不排除因有特殊原因而难以抽身回家的。即便如此,找其他亲人代办也行,不应该找毫无干系的商家来代办。心诚则灵,代办敷衍不如不办。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传统文化的商业化,毕竟传统文化要发扬光大、避免曲高和寡,需要一定的商业化运作。但二者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孝心一旦沾上铜臭味儿,就变质了。把握好传统文化商业化的尺度,需要有一份精神的坚守。  (新华社贵阳4月1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富民周刊
   第04版:新闻·生态
   第05版:文化·广告
   第06版:健康·广告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民生·广告
国务院对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出部署
要闻简报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8576件代表建议统一交办
民政部出台办法规范烈士公祭活动
环球时讯
西安百名孤独症儿童畅游海洋极地公园
清明祭先烈
苏州实行“免费安葬”
温岭鞋厂火灾系责任事故
太原推行免费“树葬”
扫墓孝心怎能明码标价交易?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总经理张勤耘接受组织调查
向极限人生致敬!
“拒绝公开社会抚养费案”广东省卫计委一审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