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学校和教师不得占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和集体补课,不得要求和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辅导班和学科竞赛。同年7月4日,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妇联又联合下发通知,禁止各地中小学校暑假组织集体补课和有偿补课,要求加强督导检查,对违规补课行为及时查处。虽然教育部对假期补课多次出招,可总是令行不止。
现象:一个孩子报了6个班
7月31日,记者对我市某小学的三年级五班假期补课情况作了个调查,该班总人数是68人,参加补课的人数51人,未参加任何补课的人数17人,自愿报班人数31人,家长替报人数20人。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有很多孩子一个人就报了三四个补习班,最多的一个孩子报了六个班。
刘萌家住华平小区,是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假期里父母都忙着上班,爷爷奶奶也没在城里住,她的妈妈当初想让刘萌放假去农村的老家住,可是一想到别的孩子都在假期补课,自己的孩子也不能疯玩一个假期,如果把功课给落下了,那可是大事。于是就一口气给刘萌报了四个补习班,上午8点—9点半上英语班,10点—11点半上奥数班,下午2点—3点半上作文班,4点—5点半上口才班。刘萌看着自己的暑假被补习班塞得满满的,很不高兴。其实刘萌的妈妈也是怨声载道,她用满是抱怨的口吻对记者说:“孩子放假比不放假反而更累人,没有一个培训班是全天都给安排好的,为了给孩子的补课错开时间,我跑了好几个地方不说,还得在上班时间出来送她去另一个培训班,然后再回去上班。光这个暑假的补习费就花了上千元!”小刘萌在背地里告诉记者,其实她不乐意参加这个班那个班的,她想去农村的奶奶家里,在那里有许多朴实的小伙伴,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广阔的田地里捉昆虫、赶小鸟。可是看到同学们一个个都参加了补习班,她开始矛盾了,要是不上补习班,开学后的数学竞赛,她就很有可能落下了,好强的刘萌心里矛盾极了,但是最终她还是听了妈妈的话,作为学生,毕竟学习是第一位的。
张斌是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然他平时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不只在班里是拔尖的,在整个年级都是名列前茅。但是今年暑假他一点儿也没让自己闲着,一共报了六个班,分别是英语、奥数、奥语、作文、书法、美术,他说这些班好多都是自己报的,因为有的喜欢,有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学习成绩能“更上一层楼。”
原因:多种因素促成报班热
众所周知,假期补课收费自然就给家长制造了费用负担。同时,假期补课又给学生的精神和身体上带来了摧残,所以假期补课对家长、学生是一种双重摧残。虽然针对假期补课的禁令出台了不少,可为何依然屡禁不止?
据记者调查,假期补课热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从学校的角度看,补课如果能起到预期效果的话,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考试成绩差,原因有很多,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近两个月的暑期,时间漫长,学校岂能放过。从老师的角度看,假期补课的确占用了他们的时间,但如果补课能够让学生考出好的成绩,那么就能为老师们带来荣誉,而且补课不是免费的“午餐”,老师还能够拿一笔补课费,这何乐而不为呢?从家长的角度看,每一位家长在对待自己孩子的问题上心情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不管什么“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只要子女能够考出好成绩,考上好的学校,就心满意足了。总之,假期补课,大部分家长除了对收费多少有些意见以外,在其他方面基本持支持态度。从学生的角度看,假期比较漫长,不补课似乎日子很难过。特别是城市里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里又没什么事需要他们做,放假一个人在家很无聊。相对来说,补课安排的时间不是很紧张,参加补课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玩,交流思想,假期会过得比较充实。记者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