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23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早点卖完瓜回家写作业
——一个瓜农孩子的暑期生活
  时下的天气酷暑难耐,7月18日中午12时许,午饭时间到了。瓜摊旁就是饭店,可15岁的荆国想还是跑出去好远,买回两份凉皮和一斤饼。

  “跟昨天一样,花了14块钱。”将午饭递给父亲荆水山,父子俩蹲在地上开始吃午饭。

  父子俩是牡丹区王浩屯镇荆集村人,家里种了6亩西瓜,如今西瓜成熟的季节,暑期中的孩子每天跟着父亲进城卖瓜。

  吃过午饭,父亲对孩子说:去歇会儿吧,我看着摊儿。记者试图寻找哪儿有休息的地方,荆国想已经熟练地将机动三轮车上的一块木板取下,放在车底下,自己躺进车下的那一小片阴凉处。

  “今年光景不好啊,两星期前还卖8、9毛一斤,现在3、4毛都卖不动,昨天在这儿呆到晚上11点,一车瓜都没卖完。”中午没人来买瓜,荆水山和记者闲聊起来,一亩地能产西瓜近6000多斤,机动三轮一车拉2000多斤,现在一天还卖不了一车瓜。赶紧卖完,不让西瓜烂在地里是瓜农的共同心愿。

  瓜摊位于菏泽城区府南路一居民小区门口,小区居民来买瓜,还得负责送,人家住几楼,荆水山就扛着几十斤的西瓜爬几楼。

  父亲给人去送瓜,儿子就独守瓜摊。下午3时,几位路人来买西瓜,父亲不在,荆国想给客人挑西瓜、称重、找钱、切瓜,几位路人就蹲在瓜摊边吃西瓜。父亲回到瓜摊,看着儿子招呼着客人,就高兴地摸了摸孩子的脑袋。

  “早卖完,早回家……”儿子笑着对父亲说。

  早回家,是听话的孩子最大的愿望。头天晚上11时,一车瓜还没有卖完,父子俩看着地上剩的西瓜,无奈地摇摇头,装车回家。

  18日凌晨3时许,荆水山和妻子就来到瓜地里装车,然后叫起儿子,母亲要外出干活儿,顾不上吃早饭,父子俩就开着机动三轮车朝城里进发。车里满载2000多斤西瓜,儿子也挤在里面,来到城里才凌晨4时。

  空调房、培训班、游泳馆、图书馆……这些城里孩子才有的暑期生活,对于瓜农孩子荆国想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作为瓜农的儿子,他觉得帮着家人早早把瓜卖完,才是最大的幸福。

  在陌生的街区,没有一起打闹的伙伴,没有时常玩耍的地段,荆国想只是默默地注视着地上慢慢减少的西瓜……

  “作业不多,早点卖完瓜回家抽时间写呗。”刚上完初一的荆国想告诉记者,要是不跟着父亲进城卖瓜,这个时候在家,也得去瓜地里锄草。

  酷暑、曝晒,露天地儿鲜有闲逛的人。而瓜农荆水山和儿子却在坚守着瓜摊,直面太阳,顶着烈日销售自家的西瓜。

  赶上好年景,价钱高点,瓜农收入多点,辛苦也值得;今年的行情,城里才卖3、4毛钱一斤,瓜农荆水山指望着赶紧卖完,能保本不赔。

  晚上9时许,累了一天的父子俩开始收摊。“回家再吃饭,让你妈给做点好吃的。”荆水山和儿子商量着。

  旁边炸糖糕的大妈走了过来,塞给他们两个糖糕,腼腆的荆国想往边上躲。父亲拿一个西瓜递给大妈,他才接了过来,自己吃一个,另一个塞给爸爸。

记者 张啸 摄影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一个瓜农孩子的暑期生活
~~~——一个瓜农孩子的暑期生活
~~~——一个瓜农孩子的暑期生活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广告
   第A05版:都市生活
   第A06版:经济生活
   第A07版:新闻纵深·广告
   第A08版:楼市家居·广告
光影中舞蹈的老者
早点卖完瓜回家写作业
我的梦,桃李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