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于公务、商务宴请的部分高档宾馆销售额出现下滑,与此前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不无关系,特别是在我市餐饮行业开展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行动以来,有力地打击了在高档消费场所出现的浪费现象。一些大城市的表现更为明显。有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北京市高档餐饮企业餐费收入下降超过35%,上海市下降超过20%。住宿餐饮业高档消费市场的缩小,导致中低档消费市场的扩大,据统计,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5390亿元,比2012年春节期间增长14.7%。由此说明,高档消费市场的缩小,并不会导致整个行业收入的萎缩,反而会促进行业消费的增长。然而,我市的住宿餐饮消费市场却表现为:高档消费市场萎缩,住宿餐饮业经营收入也随之大幅度下降,这显然与我国其他地方的消费情况不同。
我市的餐饮行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是高档餐饮服务业在整个行业的地位过重,二是面向群众的中低档餐饮服务的落后。以饭店为例,生活在市里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外出吃饭,看到的大多是动辄几千元一桌的高档饭店,一些经济实惠的中低档饭店却少之又少。一些高档餐厅的风起云涌,买卖兴隆,实际上是餐饮业畸形发展的后果,这个畸形发展的原因是社会畸形的攀比风、奢侈风、豪华风、吃喝风、公款浪费风共同打造起来的一种畸形餐饮经济,不利于餐饮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与高档餐厅不同,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中低餐厅,有着消费人群广、消费潜力大等优势。
在国家大力提倡节俭、反对浪费的大环境下,为了扭转我市餐饮行业经营收入下降的不利局面,以笔者看来,一是要大力培养扶持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的中低档消费场所,这样一来,不仅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还能扩展消费市场;二是要促使高档消费场所放下“身段”,打开大门,更多地面向群众,改变其一直以来高不可攀的形象,培养以广大群众为主的大众消费群体。
记者 胡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