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宗善 武占民 苏成华 通讯员 徐巨转
编者按 县域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活则国民经济活,县强则国民经济强。县域经济的发展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市委书记赵润田多次就县域经济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对在打造四省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过程中县区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对相关宣传也提出明确要求。6月29日,省委召开“全省推动县域科学发展,整体提升综合实力工作电视会议”,提出 “强省之基在于强县”,明确了以市为单位提升县级综合实力的具体要求和任务目标。本报开设“推动县域科学发展,整体提升综合实力”栏目,旨在展示我市各县区经济发展的成果和路径,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促进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如何将县区产业特色与大市场衔接起来?这些问题值得各级干部思考和探索。
风在宽阔的水面荡起万千涟漪;石驳岸上,庞大的起吊装置耸然兀立;背后100多米处新兖石铁路上,一列火车隆隆驶过——这是记者7月10日下午在洙水河航道巨野港看到的景象。
一条铁路大动脉与一条黄金水道在这里如影随形,尽显巨野县域经济发展的张力。
7月5日,全省推动县域科学发展整体提升综合实力工作会议上,巨野县荣获全省2009-2011年县域经济“两个同步”增幅前十位县(市、区)称号。
落后者的理由总是惊人的相似,先进者的发展路径则各不相同。作为山东省后发地区唯一获得“两个同步”先进单位的县区,巨野无疑在全市、全省都具有样板意义。
源头上的膨胀
巨野县柳林镇五一村南一片稀疏的花椒林边,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张林超带领一辆推土机平整场地,推土机过处,杂草、树枝、砖块被深深地辗压进土层;60多岁的村民李素梅悠闲地赶着羊群,对眼前的一切有几分惊异。花椒林不远处,就是万福煤矿主矿井的井口选址。
今年2月7日,万福矿井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至此,巨野煤田7对矿井进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李素梅和张林超都是那一喜庆时刻的见证人。
据巨野县煤炭局副局长吴夫军介绍,万福矿井位于巨野煤田的最南端,井田面积约109.3平方公里,地质储量约30924万吨,可采储量约16287万吨,设计生产能力为18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64.6年,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3.5亿元。矿井由兖煤菏泽能化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33.09亿元,配套建设选煤厂和铁路专用线。
万福矿井的开钻意味着什么?
每一个巨野人心里都清楚,因为煤炭开发给巨野县域经济注入的活力和动力,从经济数据到群众的腰包,从城市面貌到乡村新颜,都被人们直观地感知。
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年设计生产能力600万吨的龙固矿井于2011年达产。立足优势,巨野县域经济发展呈爆发之势。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3亿元、同比增速15.4%,地方财政收入12.87亿元,是2007年的4倍,总量进入全省第二方阵。
今年上半年,巨野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6.2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2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到8393元和4685元,同比分别增长15.9%和24.6%。
6月30日,巨野县章缝镇中学教师纪伟的工资卡上又多了330元。他说:“这三年,工资一涨再涨,干起工作来心里特别带劲!”而在县城建筑工地打工的万丰镇农民刘清领也笑得合不拢嘴,仅今年上半年他就挣了一万八千多元。
县经信局局长郭鹏说,万福矿井开工建设为菏泽打造巨野至东明化工长廊,加快隆起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产业发展高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久的将来,巨野将新增一眼“涌金泉”。这是产业源头上的膨胀,势必引发巨野煤电化工产业的新一轮发展。
龙固矿井已经带来了美好的现在,巨野人当然相信,万福矿井将为他们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产业链上“挖金掘银”
“煤炭资源是巨野的优势,但巨野的发展不能 ‘躺在煤上’,资源换发展的思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也不具有可持续性。我们响亮地提出‘靠煤不惟煤’,不断拉长产业链,赢取叠加优势,培植特色,打造区域产业发展高地。”巨野县委书记成伟如是说。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