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招商”与“产业招商”并重。我市在打造项目用地、环境容量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洼地的同时,立足于现有产业,围绕“五大基地一大产业”建设,以做强做大产业集群、建设特色产业园区为目标,瞄准国内外同行业最高水平和先进技术,积极拓展技术链,实现产业的断层缝合,努力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精心策划了80亿头份/年生物培养基、20吨/年植物色素、4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等100多个对外合作项目,为招商引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分散招商”与“集中招商”并举。为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和成功率,在各县区分散招商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资源和产业特点科学规划,策划、储备一批大项目,由市主要领导带队,进行集中招商活动,形成“点对点”招商。每组成立招商领导小组,由市领导任组长,市直部门和各县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运用 “小股出击”与“集中推进”相结合的方法,分头行动、广搜信息,大大提高了招商的成功率。
“强化引进”与“加快膨胀”并行。在做好招大引强、借船出海、借梯上楼文章的同时,立足于扶持现有企业,集中资金、原材料和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加大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促其做大做强,既节省了招商引资的成本,也拓宽了企业的发展空间,实现了“强化引进”与“加快膨胀”的并行,达到招商引资效益的最大化。印尼思达特材有限公司高镍合金软磁生产项目,就是早期落户郓城的山东思达镍业有限公司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加快膨胀的典型。
“招大引强”与“注重质量”同步。灵活运用多种有效招商方式,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以及行业排名前3位的大企业、大集团,有选择地引进一批产业带动性强、对财政支撑作用大的大项目。跟踪了解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的发展战略和投资意向,牢牢把握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立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加强项目策划、论证和筛选,重点围绕恒涛集团投资30亿元的汽车配件产业园等大项目,有序推进,争取早日签约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