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22日 星期日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散文○
有娘的日子真好
□ 蒋宝府

  岁在已丑之冬,寒意袭人。母亲87岁遽然长逝,吾等悲痛万分,怎么也走不出这彻骨之悲伤。母亲慈容梦里时常会清晰而亲切地浮现眼前,那份温暖和关爱,久久不能忘怀……

  我之童年是个饥饿的时代,生活维艰,填饱肚子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自己从小命苦,在我未来这个世界报到时父亲已撒手人寰。在那缺衣少食的困难时期,我和3个姐姐均未成年,母亲用其柔弱肩膀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有一次家里粮食断顿,母亲把家里仅有的一把小米熬成稀饭,让我独自喝下,而姐姐们无一沾唇。也记得,母亲把嫩杨树叶在锅里煮过之后,加盐少许,自己吃的津津有味;还记得母亲把柳絮子蒸熟,加盐加醋,凉拌即食,那感觉至今回味无穷。小时候,不论家里多么窘迫,每年农历8月18日我的生日那天,母亲都要给我煮上一个红皮鸡蛋。然后母亲手握鸡蛋在我身上滚运。每当鸡蛋从我的头上缓缓滚下时,一股暖流就会不由自主地涌上心田。回头看看母亲,脸上洋溢着喜悦,知足,淡然,宁静。

  参加工作之后,母亲对我耳提面命,谆谆告诫:“别偷懒,要用心干好公家的事。”多年来,自己尽心尽责,唯恐辜负母亲的期望之心。在农村中小学任教,为人师表,竭尽忠诚,曾把“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座右铭;在黄河部门供职,爱岗敬业,抗洪抢险,无私地将青春融入治黄事业,屡获褒奖。1982年我成为一位中层干部时,母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好好做事,不要沾公家的光。”1989年我任乡党委副书记驻村包队,母亲又告诫:“多办实事,不要叫老百姓戳自己的脊梁骨。”那些年,自己扎根基层,情系百姓,修路架桥,打井治水,用其言行赢得百姓信赖;在菏泽市委(县级)统战部门,调研信息,撰写材料,受到领导认可。在城市规划部门,参与菏泽城区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建言献策,恪尽职守。靠组织培养,1997年晋升高级经济师,2000年晋升为教授级研究员,母亲教育自己:“要做事,别谝能。”有一件事我记忆极深:1994年秋,我在和平小区参加会战。此时母亲因病住院,我准备请假侍候。但老人家唯恐耽误工作,坚决不允。我只好白天工作,晚去医院看望。直至母亲出院,也未耽误一天工作。

  岁月匆匆,光阴荏苒。及至自己结婚生子,1987年,也是儿子会叫奶奶的那一年,我才突然发现母亲老了,鬓角皆白,脸蕴沧桑,昔日挺拔的腰杆渐显佝偻,自己禁不住流下伤心的泪水。此后我不言语地用我自己地方式孝敬母亲。平时会买些母亲喜欢的副食,诸如花生、麻花、瓜子等;去外地出发回来,会给母亲买些当地土特,诸如核桃、果脯之类,老人家总是一脸喜悦,高兴地品尝。逢年过节,每逢当家里给她添置衣服时,老人家总是慢慢地说;“我老了,有衣服穿就行了。吃饭么,我还能做动,你们喜欢吃什么就说一声。”言之朴实,令人感动。有娘的日子,我之人生时刻感到宁静温馨。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魂牵梦绕,母亲慈容在脑海重现。冬去春来,乍暖还寒,自己高声呼喊:我那可亲、可敬、可爱的白发老娘,您在哪里?天不语、地无言,北风袭人,透骨心寒,雪花轻扬,似蝶舞盘旋飞满天,惊回首,慈母音容宛在,泪涌如泉。追思高风亮节,德馨乡里,荫及后辈,堪为誉赞。路漫漫远兮,吾等承志创业,思念久远。我在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母亲仍会时时和我们在一起。似春风,和熙温暖,您会时时轻拂儿女们的身后;如雨丝,悄然而下,您会无声滋润着儿女们的心田;像太阳,光芒高照,您会给后人带来灿烂温暖;犹月亮,宁静无语,您会把洁白银辉尽情洒满人间……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物是人非,沧海桑田。如今,自己在心里、在梦里,耳边犹闻白发老娘的那声声呼唤,顿时热泪盈眶,泪水飞溅……深深怀念失去的与娘相处的宝贵岁月,感慨万千:有娘的日子真好,知足、踏实,幸福,心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文学
《旅途漫笔》序
李白的粉丝
写给金圣叹
有娘的日子真好
散文○
春风摇曳秋千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