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寨村党支部书记潘海州给记者讲述了该村冰糖生产的历史。上个世纪80年代初,村民主要是从广西、云南买进红糖、古巴糖进行加工,熬成适合孕妇食用的产妇糖,产品主要销往安徽、江苏、河南、山东四省。那时,村里就形成了购买、运输、加工、批发销售的产业链条,全村330户,1200多人,家家户户都沾糖的光。可是,好景不长,到了80年代中期,家庭作坊加工的红糖无情地被市场淘汰了。市场是最好的风向标,潘寨人一看加工糖没法干了,马上转行,有的专门跑运输,有的干起了水果糖块加工,三分之一的人到城市去做糖批发生意,也有人转到木材加工,以及加工木材用的胶剂生产,搞起了化工。
村民潘长胜凭着多年对糖产业的感情,始终坚守在糖产业领域,他从1990年开始带领自己的两个儿子干起了冰糖加工。那时,潘长胜家里就有100多个冰糖结晶桶。1993年他上马了结晶罐,1994年在村里建立了第一家冰糖加工厂,2000年在村里第一家注册成立了糖业有限公司。2006年,潘长胜的第二个大的糖业公司投产,企业占地40亩,有工人200多人,年产冰糖3万吨,产品也由单一的冰糖加工,扩展到多晶体冰糖、单晶体冰糖、白砂糖、赤砂糖、绵白糖的加工销售。
经过大浪淘沙后的潘寨糖业,凤凰涅槃,完成了从红糖向冰糖加工的华丽转身,也完成了从家庭作坊向现代化公司的完美嬗变。糖业生产不再是父子兵,而是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模式。以潘长胜为代表,全村形成了四大糖业企业,他们有了自己的专业技术人员,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产品营销网络,在全国各地设有自己的代理商。他们的产品多年来一直站在全省同行业的最前列,在全国同行业产销量排第二位。
记者 李玮 通讯员王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