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菏泽城的戏迷们
这是一群自唱自赏
自娱自乐的人

菏泽城任何锣鼓家伙响起的地方都会出现他们的身影

他们热爱戏曲

热爱生活

戏曲虽然不是他们的职业

却成了他们生活乃至生命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没有戏迷票友们在表演者唱腔吊到神韵之时叫上一声高亢的“好”,再好的戏都会少些味道;如果没有戏迷票友们在民间日复一日的传播推广,再美的戏都难以渊远流长。

  步入菏泽,在戏曲界既活跃着具有地方特色的豫剧、大平调戏迷,又拥有为数不少的京剧、评剧票友。无论是在格调高雅的戏院、宾馆小舞台,还是在露天户外的公园、广场;无论是在清爽怡人的清晨还是皓月当空的夜晚,戏迷们都会聚集着吹拉弹唱一番。唱戏的人有板有眼,认真专注,听戏的人摇头晃脑如痴如醉。他们虽没有专业演员那样精湛的表演,却自得其乐。他们对戏曲爱得深刻,爱到痴迷,爱到难分难舍。

  周末,绿荫环抱,繁花似锦的新世纪公园内,被人们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一处回廊最为显眼。从人群中央传出的梆子锣鼓声和熟悉的鲁西南音韵惹得游人驻足围观。大伙一起吆喝一起哈哈,其乐融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正在清唱豫剧《秦雪梅》,她唱工深厚,举止到位,以情带腔,声情并茂,将阎派闺门旦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老人的演唱博得了阵阵掌声。老人姓刘,土生土长的郓城人,却从小就喜欢豫剧,退休后她多年如一日,不论酷暑严寒坚持和一批戏迷到公园自乐。老太太说:“我什么都没有,只有对豫剧的这份执拗劲。”

  10月26日,记者在中银广场见到了65岁的芦裕民,他原是一名教师,退休后便成了一个“全职”戏迷,经常和一帮喜欢豫剧的戏迷朋友聚在一起排练。每周日,老芦和他的戏迷朋友便聚集在一起联欢。老芦介绍说,除了固定的10多人外,很多新朋友也常来参加他们的排练。“我们这里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40多岁,大多数是退休人员。大家的纪律观念都很强,都能按照我们约定的时间到场排练。大家有着相同的爱好,聚在一起玩玩,感觉很开心,有啥烦心事到了这里就一扫而光。有些老人本来身体不太好,但来这里后精神好多了,一拉弦子啥病也没有了。”在“戏迷乐园”中,老芦的身份是“司鼓”,即打鼓的,相当于整个乐队的指挥,位置相当重要。“司鼓”要有很好的协调性,节奏快慢、角色转换,这些都需要“司鼓”进行引导。每次乐队受到观众的称赞,老芦都会觉得很自豪。

  与其他演出不同,“戏迷乐园”的戏迷参加的演出多为公益性的,无任何报酬,但他们很乐意参加。“我们中的很多人已经退休了,能通过这种方式为社会作贡献,觉得自己活得很有价值,心里也很畅快。演出时,我们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大家很有成就感,越练越有劲。”老芦说。 记者 孙克勤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菏泽城的戏迷们~~~、
菏泽城的戏迷们~~~、
菏泽城的戏迷们~~~、
菏泽城的戏迷们~~~、
菏泽城的戏迷们~~~、
菏泽城的戏迷们~~~、
菏泽城的戏迷们~~~、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社会生活
浓浓桑梓情 殷殷爱心浓
贫困孩子的助学贷款有着落
无理打骂老人 违法人员被行拘
健康是什么?
这是一群自唱自赏
“办证”是陷阱 小心不上当
刘老汉三定家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