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23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散兵游勇整编正规军西阎庄菠菜抱团闯关
  本报讯(通讯员韩伟秋松记者焦同帅)鄄城县鄄城镇西阎庄田地里一片热火朝天,大货车、三轮车一字儿排开,绿油油的菠菜堆得像小山。村民阎路军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的菠菜行情好啊,我们的菠菜亩产在3000—5000斤,一年能收上个三、四茬,每斤9毛左右,几乎比市场上的菠菜贵出一倍!”

  菠菜这么贵,为什么还卖得如此红火?鄄城县丰源菠菜专业合作社社长张银山说:“我们向市场交了学费,这是市场给我们的回报。”2003年,因为市场需求不旺,菠菜品质不高,几分钱一斤都没人要,路两边的排洪沟都被倾倒的菠菜填平,成为轰动一时的“菠菜事件”。

  “不只有‘菠菜事件’,还发生过‘萝卜事件’,2000亩春季白萝卜扔的扔、烂的烂。”提起鄄城县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几次挫折,县农业局副局长、蔬菜生产办公室主任张万峰异常感慨。从这些挫折中该县总结了经验摸出了门道,蔬菜品质不高的原因是标准化程度不够,无法进入市场的原因是组织化程度不够。于是,在县蔬菜生产办公室的支持和帮助下,阎庄村村民张银山组织成立了鄄城县丰源菠菜专业合作社,统一生产、统一出售。张银山发现企业收购菠菜之后还要去除根茎,增加了不少成本,他就与企业协商,村民掐菠菜叶卖给企业,企业把原来去除根茎的成本转化成价格付给村民。双方一拍即合。“这样菠菜可以一茬茬地从当年9月卖到第二年4月,一亩地能多收入500多元。”张银山说。

  “原来遇到市场不旺的情况,大家只有泪眼相对,一家一户出去跑市场是不可能的。成立合作社的好处就是人多力量大,大伙儿抱团闯关,再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张万峰告诉记者,20年前他经过11次登门求教,终于把蔬菜大棚生产技术引进鄄城,燃起了鄄城蔬菜产业的星星之火。20年来,鄄城先后发展起8万个蔬菜大棚和拱棚,蔬菜面积达到35万亩,成立了菠菜、芹菜、韭菜等十余个蔬菜合作社,千亩以上生态农业示范园达到10余处,终成燎原之势。现在,鄄城县还涌现出了一大批蔬菜种植大户,鄄城镇西阎庄的阎景山前些年在天津打工,看到蔬菜种植的商机后返乡将家里的6亩多地全部种上了菠菜,现年销量达到1000多吨,主要销往青岛、烟台等地区加工工厂,并出口到海外。据了解,蔬菜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乡村的农民就业,西阎庄村党支部书记阎传更告诉我们说:“现在庄上很少有人外出打工了,光种植蔬菜就够忙活的了,一年下来能收入10来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
   第A04版:专题
   第A05版:都市生活
   第A06版:婚姻家庭
   第A07版:话题
   第A08版:文化娱乐
省检察院检察长国家森来菏调研
我市开始推行“家电下乡”直补
白浮图镇“翠博”牌芸豆被农业部审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白天食客如云 夜晚人气鼎盛
牡丹区第五届科技项目洽谈会开幕
菏泽移动情系灾区员工捐款奉献爱心
单县加快产业升级放大集群优势
散兵游勇整编正规军西阎庄菠菜抱团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