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低端产品变成高端产品,把高端产品变成名牌产品,这个县自今年起开始实施工业发展“123456”工程,即:到2012年,全县产能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家,50亿元的2家,30亿元的3家,20亿元的4家,10亿元的5家,过亿元的60家。强力推进30个重点技改项目、重点扶持20家骨干企业、培植10家纳税过千万的龙头企业。为此,该县出台了一系列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在此基础上,该县注重“巧借东风”,鼓励企业走出一条与大专院校、大企业集团联合的产学研之路,着力开发并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六合饲料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加大在新型粉料和新产品方面的研发力度,单县四君子集团与浙江大学联合新上的蓄电池生产项目通过了上级科技单位的成果鉴定……截至目前,该县共有20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围绕优势产业,努力推进工业经济集群化。经过几年的发展,单县已形成了以煤电化工、电子机械、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为主的特色产业。该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剖析做大做强这一产业集群的成功例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超前规划、科学合理”的要求,确立了“以骨干支撑、集群化发展”的主攻方向,着力规划、提升经济开发区、农业局片区、新一中片区等10个片区建设,加快建设高利项目、电子产业园,真正形成对全县工业经济有较强支撑的LED新能源、食品加工等工业生产基地。研究制定加快培植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放大集群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使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与此同时,该县以优化结构为着眼点,继续保持招商引资强势。按照产业集聚、发展集约的要求,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产业转移,并选取部分大型骨干企业搞带动,引导一批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进一步积聚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