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孢子粉,王清龙的爱人插了嘴:大棚里一天得上几遍水,地上的孢子粉没法收,这不,俺几户一商量,准备买个吸尘器试试。种灵芝还得买吸尘器,这事听着都觉得稀罕。
在王堂村,像王清龙这样的大棚,全村就有72个,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预计收入可达80万元,全村495人,仅此一项人均可收入1600元。说起庭院经济近年的发展情况,王孟忠说:这个村只有310亩耕地,其中还有100亩果园,人多地少,再不想点别的致富法是不行的。从1991年开始,在乡、村两级的帮助下,大伙开始在庭院里种灵芝、养鲶鱼,效益很好,现在又有不少人在家搞猪鬃加工、地毯加工、养鸡、养狐狸的。如今是家家庭院有项目了。
种灵芝效益不错,猪鬃加工同样效益不少。这不,村民王孟林在他的小院里“招兵买马”搞起了猪鬃加工。据正在干活的几个女工讲,猪鬃加工很麻烦,一般每人每天可加工猪鬃2.5公斤左右。像王孟忠这样的加工户,一年能加工猪鬃上万斤。
看了不少庭院,却没看见养鲶鱼的,王孟忠解释说:过去院里养鱼,换水太麻烦,今年村里在村北头沙河边建了48个高标准水泥养鱼池,每个55平方米,共养鲶鱼7万多尾,全部承包给了个人,养鲶鱼已从庭院里“走”出来了。通讯员任师帅 曹晓旺记者丁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