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04日 星期六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殖联合体“抱团”特色产业逐渐“成型”
我市林下养殖亮点纷呈
  本报讯 (记者 秦广英)今年以来,市畜牧局为了做大做强畜牧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在积极做好动物防疫、生猪生产、畜产品安全、龙头企业建设等项工作的同时,突出抓了林下养殖,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建设林下养殖大棚累计总数达到11762个,建成林下养殖示范场区878个,去年农民从中获益6亿多元。今年以来,新建林下养殖大棚1616个,新扩建林下养殖示范场区304个,林下养禽2067万只、出栏3111万只,林下养畜和特养212.7万头只、出栏195.1万头只,林下养殖已成为振兴我市农村经济的亮点和实现农民增收的突破口。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特色产业日渐成型。2005年全市林下畜禽存养量是58.39万头只,到2008年7月底,全市林下畜禽存养量达到2279.7万头只,是2005年的39倍。饲养量的快速增加,使全市林下养殖区域性特色初步形成。如郓城县潘渡镇养鸭、陈坡乡特种动物养殖,牡丹区胡集、小留林下养禽,曹县青菏办事处养鸭、青岗集乡柴鸡养殖,单县单城镇、高韦庄镇养鸭,定陶县的马集镇、陈集镇、冉堌镇、定陶镇林下养殖各具特色,巨野、成武、东明、鄄城、开发区也都涌现出了一批林下规模养殖样板镇和先进典型。

  产业化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围绕林下养殖搞加工的龙头企业,由2006年14家,发展到现在的31家,年加工能力由原来的4000万只提高到2.6亿只。在龙头企业带动下,产业化经营体系不断完善,郓城金绿洲、曹县鑫乐等企业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新的龙头企业也不断出现。六和在郓城和曹县新建两个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5000万只,带动1000多户开展林下养鸭。定陶国龙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1000多万只,目前已与230个养殖户签订了合同鸭销售合同,并以保护价回收育成鸭,实现了企业与养殖户的互利双赢。单县华英禽业有限公司目前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只,企业正按肉鸭产业化的要求扩建。

  林下养殖柴鸡效益突出,市场看好。目前,全市林下养殖柴鸡在千只以上的养殖场近百个,存养量约50万只。林下养殖柴鸡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养至4月龄,全部出栏,每只鸡利润5-8元;另一类为养殖一年母鸡(包括产蛋),每只鸡利润在30元左右。在价格上:童子鸡为8-9元/斤,一年后的公母鸡在13-15元/斤,每枚柴鸡蛋0.5-0.6元,经包装后出售每枚可达0.8-1元,效益成倍增加。据市场调查看,柴鸡和柴鸡蛋无论在本地市场,还是在南方市场上,都比较畅销,我市定陶县台楼台令强养鸡场、成武牛双楼养殖场等多数养殖场生产的柴鸡蛋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养殖柴鸡效益可观,前景广阔。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养殖联合体“抱团”特色产业逐渐“成型”~~~
养殖联合体“抱团”特色产业逐渐“成型”~~~
养殖联合体“抱团”特色产业逐渐“成型”~~~
养殖联合体“抱团”特色产业逐渐“成型”~~~
养殖联合体“抱团”特色产业逐渐“成型”~~~
养殖联合体“抱团”特色产业逐渐“成型”~~~
养殖联合体“抱团”特色产业逐渐“成型”~~~
养殖联合体“抱团”特色产业逐渐“成型”~~~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专版
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城建任务
农民老李的“黄金周”
民间艺术家参展文博会
我市掀起“市内游”高潮
郓城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又好又快
山东“三秋”生产全面展开
我市林下养殖亮点纷呈
小庭院里乾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