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玉米粗缩病加重的原因有:一是传毒介体灰飞虱迁入我市数量大,春季发生早、发生重。二是播种的玉米生育期与灰飞虱传毒期吻合。蒜套玉米和早播玉米面积大,灰飞虱传毒高峰期正与玉米易感病的苗期相吻合。三是农民对灰飞虱的危害认识不足,预防不到位。四是田间管理粗放,草荒重,尤其是靠近沟渠路边、村庄周围寄主毒源较多。五是土壤养分不均衡,施肥比例不当,有机肥用量减少,锌、铁等微肥较缺乏,降低了植株的抗病性。这些原因直接导致玉米粗缩病的严重发生。
发病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以苗期到7叶期发病最盛。植株感病后,表现为严重矮化,茎秆变粗,叶片紧凑,节间缩短,叶片变成深绿色,变宽、短脆。发病早的不抽穗,发病晚的雄、雌穗抽出,但扭曲畸形,雌穗小,甚至不结穗,有的一棵玉米竟结四五穗,但抽穗后不再生长。有些玉米品种感病后,心叶卷在一起,特别是叶角都黏结在一起,由于茎部继续生长,使心叶弯成弓状,造成减产。
防治措施
1.调整玉米播期。适时晚播:常年易发病的地块不宜套种过早,可麦后直播或适当晚套,尽量使玉米苗躲过第1代灰飞虱传毒盛期。麦田套种适当晚播,最好直播,使玉米苗期与灰飞虱盛发期错开。
2.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每千克种子用包衣剂0.2千克,能有效地防治苗期灰飞虱,减少病毒病的传播。
3.及时除去田间、田边杂草。及时清除杂草,可破坏灰飞虱越冬越夏场所。玉米出苗以后,喷洒吡虫啉、扑虱蚜等药剂防治灰飞虱,连防2~3遍。
4.加强田间管理,搞好玉米健身栽培,增强抗病力。
5.及时拔除病株。清除病株,带出田外集中烧毁。
6.药剂防治。对于零星发病地块,喷洒病毒抑制剂,可选用1.5%植病灵800倍液,或20%病毒宁1000倍液,加入0.2%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合后喷施,对玉米粗缩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7.病株超过10%的地快,要及时进行改种,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郝伟